• 32阅读
  • 0回复

开辟盲人生产自立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7
第4版()
专栏:社论

开辟盲人生产自立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新中国的盲人事业正在成长。今年,参加生产劳动的盲人有显著增加,并接连着出现了一些动人的新事情。如在上海举行了“全国青年盲人四项田径竞赛会”;在北京展览了各地盲人的生产成品;6月间,内务部和中国盲人福利会召开了有十五个省市代表参加的“盲人生产工作座谈会”,交流了扶持和组织盲人参加生产劳动的经验,将会促使盲人生产事业进一步发展。我国盲人群众已经深切地体会到,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给他们带来无限美好和幸福的前途。
旧社会剥夺了发挥盲人才智的一切可能,盲人被看成是“废物”,备受歧视和辱骂。在新社会里,盲人获得了和健全人一样的平等权利。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盲人生产事业日益获得成就,我国盲人将逐步成为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人。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盲人群众从各方面给予关怀和照顾。首先是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盲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生活非常困难,政府对他们都及时地给予必要的救济,使他们不再受饥寒的威胁;对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盲人,收容到各地残老教养院里,由国家供给生活费用,使这些人免于流浪,生养死葬都有了依靠。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各地收容教养的盲人有一万余人。其次,在扶持盲人生产,开展盲人教育,防盲和治盲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工作。例如,黑龙江省据不完全的统计,八年来经治疗而复明的盲人约在万人以上。然而,我国目前的盲人工作还相当落后,有些在当前条件下可能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还做得不够。譬如,使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盲人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辅助劳动或副业生产;组织更多的城市盲人生产自救;集中失明的革命残废军人施以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成为盲人工作的骨干;适当扩充现有的盲童学校,充实师资与设备,在没有盲童学校的省和大城市新建盲校等等,都并不是不可能做到的。
盲人工作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轻视盲人的观点还普遍存在,有关部门的某些干部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对盲人的能力和智慧不够了解,不知道怎样来安排盲人工作。有些干部还存在着单纯救济观点和恩赐观点,不重视扶持盲人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对盲人的根本要求和长远利益缺乏理解,这就不能发挥盲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些干部认为盲人生产就业问题要等到健全人的就业问题解决后才能解决,没有按照统筹兼顾、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精神来研究考虑盲人问题,使盲人工作得不到适当的安排。这些思想阻碍着盲人工作的开展。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发展盲人生产,开展盲人工作,就必须打破一般人、特别是国家机关干部的轻盲观点;必须利用我国盲人在各种劳动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和苏联及其他国家盲人工作的先进事例,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以树立起新的社会道德和风习——把援助生理上有缺陷的人看做是人人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高尚的品德。
盲人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就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步扶持和组织盲人生产自立。除了少数盲人能培养他们从事其他职业以外,在过渡时期内,要逐渐使有劳动力的盲人能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生产劳动的道路,摆脱经济上的依赖状态和政治上、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能够和健全人一样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的积极建设者。
苏联盲人胜利地走过这条道路。如今,他们每个加盟共和国都建立了盲人自己的协会,在协会的领导下有许多盲人生产教学工厂。这些工厂里装备着为盲人专门设计的现代化机器,盲人能够生产精密的机件。盲人工厂的生产利润,除上缴国库外,盲人协会用来发展盲人生产和举办各种福利事业。苏联盲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为我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国80%以上的盲人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在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无法发挥盲人的劳动潜力,在今天农村已经合作化的条件下,农村青壮年盲人就有可能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得到适合于盲人的工作。据初步调查,盲人可以从事铡草、车水、积肥、打场、摇风车、饲养牲畜和家禽、编席、编筐篮、打草绳和其他辅助劳动,干得好的可以抵得上一个普通的全劳动力,差一些的也可以顶个半劳动力。目前农村盲人参加生产劳动的还不普遍,各地县区党组织应当注意这项工作。当然,农村盲人刚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技术不熟练,体力也会感到不够,但只要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至于扶持城市盲人生产,应当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一般地区应以从事手工业为主,一些有条件的工业城市则可以建立半机械化或者机械化的生产。在吸收对象方面,一般地应当首先吸收生活困难的盲人。组织形式可以参加到现有的贫民生产单位,使盲人组成一个小组、一个车间,担任适合于盲人特点的工序。在有条件的城市,还应当建立以盲人为主(盲人占60%—70%)的工厂或生产合作社。因为盲人有共同的生理缺陷和共同的要求,集中在一起生产,便于管理和照顾。对各地集中在残老教养单位的盲人,应认真贯彻“分类教养”的方针。对于其中的青壮年盲人,应该注意培养他们学会生产技能,扶助他们自食其力,条件成熟时可以转为独立的盲人工厂或生产合作社。盲人生产发展的途径,应该逐步地从单纯手工业经过半机械化而最后实现机械化,从小到大、从附属到独立、从分散到集中,必须和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销路是发展盲人生产事业的重要条件。由于目前盲人生产门路不多,盲人生产效率较低,生产经营上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各地手工业、供销、商业等部门在供产销方面予以支持和照顾。有些盲人生产品如铁钉、棉织品等,应当纳入地方的生产计划,以保证原料供应。地方民政部门和盲人福利分会在这项工作上必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援;同时,也需要积极争取社会群众对盲人事业的援助,例如盲人生产资金也可以从热心的社会人士——不论是集体或个人,得到资助。
现在,北京等七个省市已经建立了盲人福利分会,这些地方的盲人生产和其他盲人福利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今后,盲人福利分会应当把扶持和组织盲人参加生产劳动作为主要任务。分会建立后工作又已经就绪的地方,就应该直接管理当地的盲人生产组织,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对于参加在贫民生产单位中的盲人也应该给予适当照顾。凡是盲人人数较多、盲人群众迫切要求生产自立或者有盲人生产组织的城市,就可以建立盲人福利分会。各地民政部门应当把盲人福利分会作为开展盲人工作的有力助手,注意培养和吸收盲人代表人物参加分会的领导和日常工作,配备专职的不是盲人的干部协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盲人工作的骨干,摸清盲人和盲人生产的特点,保证盲人的特殊需要和利益。有的地方民政部门担心成立盲人福利分会后,盲人要求多,工作被动,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事实恰好相反,盲人福利分会是团结和教育盲人群众的一种组织形式。对于盲人提出的一些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过高要求,如果通过分会进行解释,则盲人更加容易接受。
盲人生产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虽然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确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和社会群众的积极支援下,盲人群众将会百倍地努力,克勤克俭,建立和发展盲人生产事业,实现他们的理想——把自己的力量供献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