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 邓子恢同志在山区生产座谈会上作总结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1-29
第2版()
专栏: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
邓子恢同志在山区生产座谈会上作总结报告
新华社28日讯 “把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山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上文化上进步、繁荣、康乐幸福的山区”,这是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在山区生产座谈会上所作的总结报告中提出的山区生产建设的总目标。
发展山区生产的重大意义
邓子恢的报告内容,全面地论述了山区生产建设的各项问题。
他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山区生产所处的重要地位”中说,山区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战略性地位,这是因为:山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潜力无穷;前途无限;和全国的经济建设关系极为重大。
我国的山区面积很大,在大陆国土的总面积中有80%左右是山区和半山区。除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外,据二十一个省统计,山区、半山区的县份有一千二百三十七个,占这些省总县数的一半以上;山区的土地面积占62.4%,耕地有五亿六千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8%,粮食产量也占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些省的广大山区中,还有各种丰富的资源,其中有森林十亿多亩(占土地面积14%),木材蓄积量达四十四亿立方公尺,另外还有大量的油桐、油茶、乌桕、茶树和各种干鲜果树等特种经济林木,有待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和矿藏更多。因此,向山区进军,充分开发和利用山区的各项资源,全面发展山区生产,就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
他指出,山区的建设,和平原的关系很大。山区搞不好,水土流失严重,就要影响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这样,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规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业是发展工业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农业的发展如果落后,社会主义工业化也要受到影响。山区生产如果不全面发展,农业将受重大影响,还要影响出口、手工业等等。总之,六亿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和山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求全国都来支援山区,山区就能支援全国,不能孤立地来看山区。 山区有许多地区是革命老根据地,老根据地的人民对我国的革命事业有过巨大的贡献。因此,邓子恢指出,全面地发展山区生产,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还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建设山区的目标和方针
邓子恢的报告的第二部分是“今后发展山区生产的方向”。他首先指出了山区生产的四个特点:
(一)山区生产是多样性的。农业、林业、牧业、副业、采矿项项都有,比之平原更多种多样。(二)山区生产有许多是长期性的。例如,各种林木要有十年、二十年才有收益。因此,山区的农业基本建设任务很大。(三)山区生产商品性大,除粮食外,其他各种产品大部都要卖出。(四)山区生产地区性、季节性大。
其次,他分析了山区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因素。有利条件是:我国人多,农民勤劳勇敢。山区人民有丰富的山区生产建设经验;山区资源丰富,生产门路很多,可搞多种经营;自然条件较好;许多山区是革命老根据地,群众政治觉悟较高;山区已经实现了合作化,这是最有利的条件。困难是:山区人口分布不均,有些山区农民生产情绪还不很稳定,想要下山;多年遭受反动统治和战争破坏,创伤较重;由于林木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便,山区和平原城乡的物资交流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以上情况,邓子恢说,我们建设山区的总目标是:把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山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上文化上进步、繁荣、康乐幸福的山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山区生产建设的方针是:“要在做好水土保持、力争粮食、油料等自给有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全面地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和土特产、矿产等多种经济。”
他说,这个方针也可分为六条来说:第一条是发展山区的多种经济,不要单一化。第二条是因地制宜,参照历史,不要一般化,不要割断历史。第三条是力争粮食、油料自给有余,或在一定时期达到自给。第四条是必须大力植树造林,有林才能保持水土,有林才有土特产,林木是长期性的生产,不能只营林木,发展林木要和当年生的作物相结合,用短期生产来支援长期生产;不能光造用材林,要造一些特种经济林和薪炭林,用材林和特种经济林相结合。第五条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没有水土保持,便没有农业和林业;水土保持,对山区生产需要,对平原生产更需要。第六条是全面规划,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八大任务
邓子恢在报告的第三部分中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山区生产的八大任务:
第一,要发挥山区耕地的潜在力量,在提高单位产量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提高山区的粮食产量。除高寒山区、无霜期很短的山区和石山以外,一般地都要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指标。其次,要相应地发展油料、麻类、糖料、蚕桑等经济作物,以减轻平原地区的负担。
第二,大力开展造林、育林、护林工作,发展林业。
几年来森林砍伐不少,造林还不够多,如果再继续下去,将甚难满足将来建设的更大需要,同时也要影响水土保持。因此,首先要抓紧造林工作。据二十一个省统计,现有森林十亿亩,占土地面积14%,如果再造十亿亩,森林面积才占土地面积的28%,才有可能达到基本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控制水土流失森林面积要达30%左右)大家意见:要在十年内造林八亿亩,这是很好的,应该努力完成。这个计划完成了,再用十年时间再在边远山区大量造林,即在二十年内,全国山区就可以基本上实现绿化。
大量的造林主要依靠合作社,其次是国营造林,再次是国家和合作社合营造林,最后是个体的零星造林。
其次,必须重视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工作。几年来有些地区山林火灾严重,损失不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无论北方和南方,无论国有林和社有林,都要实行防火措施,成立防火队,购置防火设备,还要修建森林公路,以便扑灭山火。
再次,要合理使用森林。现在浪费木材的现象相当严重,砍一百万立方公尺木材只利用50%,而苏联却利用80%以上,应该改变这种情况。对大片国有林的采伐方法,不能“剃光头”,要实行适当的采伐方式,把大树、老树砍掉,留下幼树,以利水土保持和抚育更新。林业部门和森林工业部门合并后,采伐单位就是造林单位,管采不造的现象必须克服。对南方的私有林,国家一般只设采购站,由合作社包砍包运,并要订出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使采伐、造林和抚育更新相互结合。不管南方和北方,都要改变只采近山林木不采深山、远山林木的现象。
第三,要充分利用山区水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山区发展牲畜,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要供应丘陵区和平原地区耕畜和食用牲畜。为了发展山区的畜牧业,要加强牲畜防疫工作和流通工作。
第四,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土特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工业和出口的需要。土特产品的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我国的出口商品中有50%以上是山区生产的。为了发展包括药材、皮毛在内的土特产品的生产,各地应该同商业、对外贸易等部门协商订立合同。
第五,必须把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搞好。为了做好这个工作,要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的原则,对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的地区要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分沟分片的加以治理,在十年之内要基本上控制可能控制的水土流失。他说,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方法就是要修梯田,造林,种草,采取综合性措施。
山区也要发展水利、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样样离不了水,要有甘肃武山县和山东莒南县大山社引水上山那种不怕一切困难的精神,把山区的水利建设搞好。山区一般坡度较大,有了水还可搞小型的水力发电,为农村电气化准备条件。
第六,要发展山区的加工工业、手工业,开发山区的矿藏。
山区交通不便,运出原料比较困难,如果就地加工,运出成品、半成品就方便多了。因此,轻工业部门要研究一下,在山区搞中型和小型的食品等加工厂,把加工工业搬上山去。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委托合作社加工。
手工业也要上山,就地取材制造手工业品,并给农民修理农具。
山区中的矿藏如煤矿、铁矿、金矿、锰矿等也可由合作社开发,但只宜搞小型的,不宜大搞。并经过一定批准手续。要注意保护资源。
第七,大力发展山区交通,这是发展山区生产的一个根本条件。十年内要把山区的经济要道修成简易公路,其余的地方要修大车道、改良驿道和人行道。要逐步提高,量力而行。首先要把水道利用起来,特别是出产木材的地方,要修一下河道,以便流送。
为了发展山区的交通运输,今后,的交通投资要按一定的比例照顾山区;还可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由各有关部门集资帮助农民修路、修桥。山区的运输工具应该改善,要求有关部门予以研究。
第八,要发展山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以便逐步地提高山区人民的文化水平和消除疾病。
十项措施
邓子恢的报告第四部分是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应该采取的十项措施。
他说,首先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树立信心,鼓起劲头,面向山区,向山区进军。他强调要有让河水改路高山低头的气概去建设山区。领导干部要带头上山。各省、县要定期召开山区代表会议,听取山区人民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鼓舞他们的信心。
做好发展山区生产的全面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他说,山区经济是综合性的,因此要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在做规划的时候,既不要保守,也不要不切合实际。为此,要走群众路线,先要自上而下地提出指标,而后再自下而上地经过合作社根据具体情况切实讨论,制订规划;而后乡、县、省逐级作出切实可行的积极稳妥的规划,逐级加以综合平衡,最后定案。
扭转山区人口外流,是解决山区劳动力不足的一个首要办法。他强调必须对山区人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安下心来进行生产建设。另外,还要动员广大城乡多余的劳动力上山,开发山区。
为了发展山区生产,还要动员大批的优秀干部上山。他们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还要担负起领导生产、组织生产的任务。因此,上山的干部,任务既艰巨又光荣。
加强山区的商业工作是促进山区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邓子恢说,要大力发展山区的商业网;在不能设立购销点的地方,可委托农业社代购代销;产、销地区还可直接见面,以便减少流转环节。他强调指出,在山区的商业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价格问题,有些产品收购价格不完全适当的要予以调整;地区、品种、购销之间都要有合理差价。价格合理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才能提高。
邓子恢还指出:加强技术支援,技术上山;国家给山区以必要的经济支援;重视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都是发展山区生产的重要措施。他对这些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他提出的最后一项措施是中共各省委员会必须对山区各项工作加强统一领导。这是建设山区的根本保证。各省都应该有一个书记或副省长专管山区工作。
根据山区特点办好合作社
他的报告第五部分是“办好和巩固山区农业生产合作社”。他说,建设山区主要是依靠合作社。山区有山区的特点,不能按平原的一套办法去办社,在社的规模和劳动组织上要因地因社制宜。山区生产门路很多,对社员应该按不同的活路和技术高低给以合理的劳动报酬,以提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山区生产发展起来以后,社的收入很大。因此,应该在保证社员收入逐年有所增加的条件下多留一些公积金。收入太多的,还可以酌留一部储存备荒,不算公积金也不分掉。另外,在林区还可留下林业基金,用以发展林业。
山区的副业生产门路很多,比较复杂。因此,副业生产经营范围的划分,也不应采取平原的一套办法,要因地因社制宜。
山区生产商品性很大,这对社员不无影响。他强调指出,对社员经常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防止资本主义自发思想的滋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