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他们的劲头哪里来?——中共山西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一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02
第2版()
专栏:

  他们的劲头哪里来?
  ——中共山西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一斑——
 本报记者 吕建中
太原市井州饭店“四三三”号房间里,这几天显得格外活跃。出席省党代表会议的解虞县的代表们,在这里根据四十条纲要的精神和省委初步拟订的全省十二年农业发展规划(修正草案)讨论自己县里的增产指标。
代表们从省委的规划中的增产措施等方面得到启发,但觉得规划里面有几个重要数字还不够理想:
全省到1967年粮食平均亩产量,由1955年的一百二十七斤增加到三百一十五斤,其中晋南地区由1955年的一百五十八斤增加到四百二十斤。
全省到1967年棉花平均亩产量(皮棉),由1955年的三十八斤增加到八十斤,其中晋南地区由1955年的四十一点五斤增加到八十六斤。
省委把这个规划草案提交这次党代表会讨论之前,曾经过几次讨论和修正。在讨论当中,有的同志对增产指标持谨慎态度是有他的理由的,这就是山西省过去几年来的粮食产量总是很不稳定:1954年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一百三十三点九斤,1955年为一百二十七点五斤,1956年为一百五十斤,1957年为一百二十点六斤。造成产量不稳定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水利跟不上——全省六千八百三十四万亩耕地面积中,现在只有水浇地一千万亩左右。1955年和1957年的两次严重减产,都主要是旱灾造成的。
不过,解虞县的代表们觉得省委这个指标不够理想,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他们的增产劲头很大,这种劲头主要来自正在结合讨论四十条纲要大搞生产建设的全县十几万群众。
代表们在讨论当中认为,解虞县和全省的情况一样,水利问题也是全县增产的主要关键。解虞县河流稀少,地下水源却很充足。解放前全县只有一万多亩水浇地。解放后,特别是经过高级合作化后第一个冬春的兴修水利高潮,全县水地发展到二十六万多亩,使1956年从旱灾中夺得了丰收。最近,他们又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白天千部机器响,夜晚万盏灯火明”的冬季生产高潮。花果山农业社辩倒了保守思想以后,社员们要以“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气魄,使“低水向高流,遍浇花果山”。习苏农业社在11月7日那天完成了两条大水渠,一条定名“十月革命渠”,另一条定名“辩论渠”。在辩论中,有的社员提出节约粮食,支援夜间打井的人;有的社员把准备盖房子的钱投到社里搞水利建设。许多地方群众自动组织勘察组上山下地找水源,并展开挑战竞赛,热烈异常。
群众这种征服自然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大闹生产的劲头,给代表们增添了勇气和智慧。在这次会议上讨论制订全县增产指标的时候,他们明确了:只要坚持贯彻“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小型为主,中型为辅”的方针,就可以把全县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发展水利就可以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参加这次党代表会的红星农业社主任罗成鄎和燎原农业社主任高鸣钟,就曾根据这个方针创造了很好经验。红星社在中条山脚下,他们采用挖泉截流,修建水库的办法,不到一年工夫用三千二百元投资,就发展了水地五千九百多亩。燎原农业社地处平原,他们经过全面规划,采用利用旧井、打新井、挖渠的办法,建立灌溉网,并采用机械抽水,两年工夫就提前实现了全社水利化,比原来的计划节省了投资二十八万多元。根据这些,解虞县的代表们对全县今冬明春把水浇地扩大到四十万亩、到1959年底实现全县水利化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
代表们还认为,随着水利的发展,肥料也必须跟上去。这一点,全县群众在辩论四十条纲要当中也挖掘出好多肥源,而其中更重要的一项措施则是大量发展养猪。全县明年平均每亩土地施肥量可比今年增加40%,再加上耕作制度的改革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全县1958年粮食的平均亩产量可由今年的一百八十四斤提高到二百六十二斤,棉花可由今年的五十五斤提高到七十斤,争取达到八十斤。连同其它农副业收入,明年全县每人的纯收入可由今年的九十七元提高到三百三十五点一元,比合作化前富裕中农每人平均收入一百零三元提高了142.1%。
在一年当中使全县每个农民的收入由低于富裕中农一跃而超过富裕中农一倍多,这样的大跃进是可能的吗?群众的力量鼓舞了他们的信心。解虞县的农民群众曾把大量的收入投入了水利建设。现在全县有水车六千多部,锅驼机、柴油机一千多部,平均每三十三户就有一部水利机器。这些机器大部是今年各农业社自己筹资买来的,并在今年抗旱中发挥了巨大的效能。这又给代表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只要大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就可以创造奇迹。
代表们在辩论全县1960年的增产指标问题的时候,斗争十分激烈。那时候,全县已经水利化了,养猪积肥也有了加倍的发展,加上全省十万名干部全部下放和回乡生产以后,农业战线上的领导力量也将大大加强,这样就使增产条件更加优越。然而在进一步改革耕作制度,尤其是扩大复播面积这项重要措施上,却发生了争论,有的代表赞同,有的表示怀疑。代表刘生溪举出他所领导的星火社为例子,这个社每个劳力平均十三亩地,九百亩复播,七百亩棉花,春秋两季劳畜力都十分紧张,顾不过来。这的确是个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可是大家从辩论中终于找到解决办法。其一,是从制度上加强劳动管理,从思想教育上端正社员的劳动态度,挖掘社员的劳动潜力。其二,更基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水利机械化。在这方面代表高鸣钟所领导的燎原农业社就是一面镜子。这个社的劳力原来也很感不足,可是他们装置了柴油机、锅驼机各一部,除带动水泵浇地两千亩外,还带动十八部轧花车、六部脱绒机和一座油磨、钢磨,这不仅使全社的棉籽可以全部自己加工,同时榨油和社员磨面也用机器代替了。代表们认为燎原社的做法完全有条件在全县其它农业社里推广。
经过一阵辩论,大家认为1960年全县复种面积扩大到二十五万亩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至于产量,代表当中有两个是今年部分土地千斤粮和两个大面积百斤棉的农业社的领导者,他们实现这种高额纪录的条件和措施,并不比上述1960年的增产条件好。据此,代表们最后讨论决定,全县1960年棉花亩产一百斤以上。粮食平均亩产量四百三十六斤。这就是说:省委给晋南地区提出的十二年指标,他们1960年就能超额完成!
上述指标一经确定,全体代表大为振奋,县委书记陆达同志好容易才抑制住了大家的喧嚷声,他要大家再沉下心来考虑1962年和1967年的指标。大家觉得突破了1960年这个“大关口”,后面就好讨论得多了。他们认为,再往后,尤其是到1967年,除了上述实现水利化、水利机械化、大量养猪、积肥和改革耕作制度等增产条件以外,有几个重要因素还必须考虑进去,一是耕作机械化增多;二是国家能更多的供应化学肥料;三是各级领导水平的提高和领导力量的加强;四是群众思想觉悟和劳动态度将有更大地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将完全纳入正轨,经验也更加丰富了。根据这些条件,代表们认为全县有把握在1962年达到棉花亩产一百一十斤,粮食亩产五百斤。到1967年,就可达到棉花亩产一百五十斤,粮食亩产六百四十斤的指标。
这时候,房间里又是一阵热闹,有的提议向省党代会建议,把晋南地区1967年的产量指标由四百二十斤提高到五百斤;有的鼓励陆书记在大会发言时,把解虞县群众那股增产劲头和代表团讨论出来的这个增产指标好好讲一讲。人们响亮而自信的笑声,阵阵飞出那阳光斑斓的,半掩半开着的窗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