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瑞雪兆丰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02
第8版()
专栏:

  瑞雪兆丰年
  江楠
  今年麦盖三床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农谚
前几天,北京地区才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在黑龙江、松花江间的广大土地上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了。人们说:“瑞雪兆丰年”,这场雪引起人们对明年丰收的多少向往啊!
雪和雨本是“同胞兄弟”。它们形成的过程没有什么两样。当大气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空中的水汽就直接变成雪花,等到空气托不住他们,就落下来,成为“鹅毛大雪”。
冬天的雪,对农民永远是十分珍贵的礼物!
田野里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就好像是给庄稼盖上了一层棉被。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对于越冬的庄稼——小麦,雪起了保暖的作用。雪里夹杂着很多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这样一来,外面的冷空气钻不到土壤里去,土壤里的热又不容易散出来,这不像是给庄稼盖上了棉被一样吗?科学家试验过,雪上雪下,温度有时竟相差十五度到二十度。在这种情况下,土壤也不容易结冻。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庄稼安全过冬,而且有利于土壤里的细菌繁殖,使土壤里的枯叶、杂草加快腐烂,成为庄稼的肥料。
地面上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还可以储蓄水分。这是因为,第一,由于雪的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第二,冬天下了大雪,就好像一座天然水库,给庄稼蓄存了很多水。雪水不断渗入土壤里,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是很有好处的。在干旱地区,尤为重要。我国西北,本是干旱地区,但那里的人民利用了祁连山、天山流下来的雪水,灌溉了万顷棉田、粮地、果园、菜圃,因而才出现了“塞外江南”。
雪对于土壤起了保温的作用,这对钻到地下的害虫是一时有利的。但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里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许多害虫,经受不住,便被冻死。
既然雪可以保护庄稼过冬、储蓄水分、消灭害虫,说“瑞雪兆丰年”,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