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谢凡湖畔——记谢凡湖地下水力发电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03
第6版()
专栏:苏联通讯

  谢凡湖畔
  ——记谢凡湖地下水力发电站
  唐弢
苏联同志们一提到亚美尼亚,惯常喜欢加上一个形容词:我们的阳光普照的亚美尼亚。这个位置在亚热带上的加盟共和国,阳光的确是她重要的宝藏,一年四季,它给葡萄园、果园、麦田、棉田、甜菜田和橄榄树带来了丰饶的收获,牲畜在阳光底下长大,葡萄酒在阳光底下发酵,生活在阳光底下走向幸福和富足。几乎没有一个角落、没有一件东西不沾染了柔和的阳光。傍晚时候,我们站到首都埃里温的卡那凯尔高地上,纵目远眺,拉斯丹河从高原奔腾而下,翻起一堆堆耀眼的浪花;阿拉拉特和阿拉格兹南北对峙,终年积雪的峰顶给蓝天涂上一抹稀有的白色;峡谷里的丛林,草原上的羊群,以及用凝灰岩、玄武石和花岗石筑成的城市里的房屋,静静地沐浴在阳光里。由于空气稀薄,看上去是那么透剔,明丽,洁净,仿佛一尘不染,我们来到了人间少有的仙境。
仙境座落在拔海平均一千公尺的高原上,扼住了地中海、近东与中亚细亚的通道。亚美尼亚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年以前。许多世纪来,这个民族抵抗了罗马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蒙古汗的侵略,饱尝了战争的痛苦。饥饿和灾害也没有放过他们。革命以前,高原上同样有充足的阳光,可是湖泊受到太阳的蒸发,没有被利用来灌溉田地,农作物在尚未成熟之前就枯萎了,太多的阳光和太少的水分,长期以来构成了农民们的苦恼。只有在苏维埃年代里,亚美尼亚人才改变了命运,为自己国土里的阳光普照而骄傲。
现在,自然灾害随着被蹂躏的年月消逝了,他们已经胜利地建设了全国最大的谢凡湖水力发电站,让春天长驻在枝头树梢,在每一个亚美尼亚人的心里。
我们从埃里温坐汽车出发,沿着公路北驶,公路有时与拉斯丹河并行,可以清晰地听到潺潺水声;有时却离开河道,进入茂密的林荫,于是鸟声代替了水声。谢凡湖离埃里温六十公里,湖面比城厢高出一千公尺,公路是随着山坡的形势开凿的,蜿蜒北进,愈走愈高。中途经过阿尔茨尼疗养院,在那里稍事休息,喝了当地的矿泉水,车子又继续前进,不久就到了谢凡湖边——这个被称为全世界“高湖里最大、大湖里最高”的谢凡湖。
下了车,波光迎面,一片无边的透明的青色映入眼帘,使人精神为之一爽。我轻轻地舒了口气,沿着湖滨散起步来。原来谢凡湖面积约一千四百平方公里,长达七十二公里,最阔的地方三十九公里,有大小两个湖面,大湖深五十公尺,小湖深一百公尺,周围石山环抱,一直伸展到很远的天边。湖泊就在中间的凹地里,形成一个岩石槽子。它承受了二十八条河流注入的水量,多到四百三十亿立方公尺,可是出路却只有一条,这就是拉斯丹河。湖水流入的多,流出的少,大部分是被蒸发了,一年之间,至少有十亿立方公尺的水回到了高空的云层。
“这是不能被允许的!”陪我们同去的一位苏联同志说,“一切自然力量都应该造福人群,不能够让它白白地浪费掉。这就是我们苏维埃人要做的工作。”
打从1930年起,他们就开始了这一征服自然的计划,前后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在谢凡湖畔建立一个大型发电站,将现有的湖水加以利用;到了第二个阶段,拉斯丹河沿岸的八个发电站全部行动起来,逐渐地把湖泊缩小,减少它的蒸发面,使湖水保持一定的储量。现在第二个阶段的建设也已经接近完成了,可是,当我们站在谢凡湖畔的时候,远处的群山,沿岸的白垩,附近的村落,丛林,断坡,一切都在眼前,却没有看到什么发电站。
“就在这里。”苏联同志手指一块长满青草的地面,会意地解释,“那边就是入口处了!”
我们跟着他走近一座并不太大的房屋,进门不远,有一个相当陡峭的隧道,旁边装着电梯设备。为了要使客人们了解这个隧道的深度,苏联同志建议大家拾级而下。我一面走,一面默默地数着,全程三百五十四级,如果不是入地而是上天的话,大概已经攀登了一个十六层高的大楼。可是,我们现在却深入地底六十公尺,被引入了一个宽敞、明亮、有着很好通风设备的大厅里。
“发电站是在比大湖的底稍低、比小湖的底略高的地方,”一个工程师模样的亚美尼亚同志向我们讲解,长睫毛下乌黑的大眼珠闪动着笑影。他一面领着我们往前走,一面继续说,“这样,五十年后大湖干涸了,只剩下小湖,湖水保持着固定的储量,发电站将继续正常地工作。”
我们进入邻室,这里是机器房。各种大小管子纵横相架,硕大无朋的透平机正在工作。四周翻滚着奔腾的水声。
“这是调节器。”工程师领我们走过了一道螺旋形的铁梯,指着一架看起来十分复杂的机器说。然后我们又到了另一个房间,参观了发电机,旁边放着一架较小的机器,据解释,当发电机进行修理时,可以由它来代替发电,不至于影响全站的工作。
我们向工程师提出发电量的问题。
“现在每年可以提供四十亿瓩的电力。”他回答说,“拉斯丹河上第七个发电站正在建设,这个数字将继续增加。你们知道,水电站不仅给亚美尼亚人民带来光明,支持了工业生产,也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河水的原来流速是每秒钟六立方公尺,目前已经增加到每秒钟三十三立方公尺,它灌溉了阿拉拉特盆地上二十多万公顷的土地。”
“有多少人在这里工作?”
“每次五个工人值班。”
“五个?”我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在这样规模巨大的发电站里,只有五个人工作,大家都怀疑着自己的耳朵。
“五个。”工程师肯定地回答。“他们只是在这里照料一下,因为一切都是自动化的,通过电力操纵。操纵室建筑在地面上,总指挥远在六十公里以外的埃里温城里,机器发生障碍,出了什么事故,城里全都知道。我们只要用很少的人力,就可以工作得满好。”
这个回答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工程师看出了这一点。
“扩大工业自动化是全苏联一致努力的目标,不仅仅我们这里如此。”他一面走,一面往下说,“党在5月中旬号召全国工业工作人员提高工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争取没有一个落后的工业部门。我们的办法是展开社会主义竞赛,创造先进经验,改进生产组织,同时,制造新机器来加强工业自动化,也是主要的项目之一。在苏联,科学总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他大概想到了自己的职业,显得分外的轻松和愉快。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我的同伴表示同意。
“愈往前走,生活将愈是美好,我们正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哩。”工程师又点头补充。
我们走到了一个铁栅的前面,这是地下发电站的尽头。绕过铁栅,大家站到一块大石板上,湖水就从石板底下倾泻出来,向着下面一个大隧道流去,它跳着,叫着,翻滚着。隧道比大石板低下两三丈,活像一道人工开凿的瀑布,而我们就站在瀑布的头上。
我把这个感觉告诉了工程师。
“你想得不错。”这个结实的亚美尼亚人说,他的眼角又泛起笑意,“我们的水电站也叫谢凡·桑加瀑布。湖水要在人工开凿的地下河床里流五公里半,才能见到太阳,以后,便是你们知道的拉斯丹河,它给农民们带去丰收。”
我们乘电梯回到地面,在工程师引导下参观了操纵室,然后沿着湖滨缓步走去。谢凡湖的水色由青转碧,但还是那么澄清,据苏联同志告诉我们,随着天气的转变,它一天能变幻出几种颜色,水里出产鲜美的山鳟。湖中心,矗立着一个峻峭的石岛,由于水位降低,现在已成为半岛,一条狭长的平堤把湖岸和石岛衔接起来。那里有一座公元306年建筑的庙宇。
我们从平堤一直走到岛上。
亚美尼亚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人入侵,乌拉尔图国王逃到岛上,敌人步步进逼,一直追到湖边。国王和岛民挺身而出,准备作最后一次决战。这时候,太阳缓缓地从背后升起,湖水转瞬间变了颜色,金光辉映,敌人疑有神兵相助,吓得惊惶失措,便悄悄地回马撤退了。
阳光,湖水,听不完的亚美尼亚人的热情的歌颂。
我站立在岛顶,四顾水天,景色如画。心里默默地想着:一切传说都很美丽,而给这传说以现实的印证的,却是苏维埃人的理想和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