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山区建设有远大的前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08
第1版()
专栏:社论

  山区建设有远大的前途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下乡上山”“面向山区”的号召,受到了广大的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最近召开了山区生产座谈会,积极地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援山区的建设。各省纷纷把优秀干部调到山区,许多下放干部也自告奋勇地要求参加山区生产。这些事实大大地加强了山区建设的力量,大大地鼓舞了山区人民的生产热情。
为什么要大力开展和支援山区建设呢?
山区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大地位。我国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耕地少,山区面积大。全国山区面积,大约要占国土总面积三分之二。根据最近二十一个省的初步调查(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未计,下同),山区和半山区的面积约占二十一省总面积的62%。这些地区的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油料作物、干果、鲜果、牲畜、畜产品、矿产、土特产、药材等,全部或者大部产在山区。特别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资材和民生需用的木材,主要是从山区采伐供应。山区有许多产品,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发展山区生产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那末,建设山区应该采取怎样的方针和方法呢?
我们建设山区的目标是:把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山区建设成为经济上、文化上进步、繁荣、康乐、幸福的社会主义的新山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规定和山区当前的现状,发展山区生产建设的方针,应该是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和积极增产粮食、油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林业、牧业、矿业、副业互相结合,使多种经济全面发展的方针。
为了实现这个方针,首先要抓住山区生产复杂多样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实行农、林、牧、矿、副业和土特产相结合的多种经营,使它们互相结合,相互支援,全面发展。在生产经营上任何单一化的片面想法都必须避免。
其次,对山区生产的领导,必须注意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因地制宜,反对割断历史,反对一般化。
第三,一切山区都要抓紧粮食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必须力争粮食和油料自给而有余;争取更多地支援平原和城市,并且逐步增加储备。交通不便外调困难的山区,可以按照国家需要就地酿造或加工。少数山区目前粮食确实不能自给的,也应该争取做到大部分自给,以减少粮食调进。
第四,林业生产一般地应该是山区生产的一个主要项目(包括用材林,特种经济林)。我国目前木材采伐日益增多,而木材资源不足。特种经济林的恢复和发展近几年来也比较慢。这种情况必须很快加以改变。目前的任务,首先是要把现有的林木保管得好,并且充分地合理使用;同时必须大力进行造林、育林,及时地实行迹地更新。造林主要依靠合作社;同时也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国营造林。有些地区可采取国家与合作社合营造林。国营造林的重点,除了营造各种防护林以外,主要的是营造用材林,但也要发展一些经济林。合作社造林,要按当地条件和需要分别种植用材林、特种经济林、薪炭林,并且注意使长期林种和短期作物生产相结合,使短期生产为长期生产服务。
第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发展山区各种生产的基本条件,也是达到根绝水患、保证发展水利的治本办法。在山区一切农、林、牧、副业和土特产、采矿业的生产,交通建设的发展,必须一致遵守保持水土的原则。在一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必须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的原则,有计划地积极地进行工作。
第六,全面规划,是顺利开展山区生产的一项重要保证。过去已经进行过山区生产规划的,应该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和新的情况,不断加以修正;没有进行山区生产规划的,必须争取时间切实进行。山区生产是综合性的,必须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只有经过合理的规划,才能使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经验证明,要做好生产规划,必须切实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讨论,同时必须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使规划既有正确方向,又能充分挖掘潜力,从而使制订出来的规划切合实际,成为广大群众的奋斗目标。
要想保证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要在全体人民中和干部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建设山区的重大意义和美丽前景,宣传支援建设山区是全民全党的光荣任务;鼓励上山,表扬参加山区生产的模范事迹,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长期建设山区的观点。
开展山区建设是长期的事业,山区的潜力也是无穷无尽的。没有一股劲,没有排除万难、勇往向前的创造精神,就不能达到建设山区的目的。保守思想和“坐吃山空”的懒汉思想必须反对,一切轻视山区工作的错误观点都要彻底受到批判。
随着山区建设的逐渐开展,有关山区生产的各种政策措施,如巩固提高农业合作社、奖励劳动、保护林木以及在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能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往往对发展生产起重大作用。必须经常教育干部,研究和检查有关山区生产的各种政策贯彻执行的情况,提高和加强政策观念。在经济上、技术上也要采取必要的和可能的措施。建设山区虽然主要依靠合作社的力量,依靠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也不能忽视国家的帮助。由于山区生产周转时间较长,今后在分配农业投资、生产贷款的时候,应该适当地增加山区的比例。在垦复和发展油料作物,修建主要交通道路,兴办小型工业和加工业等方面,必须分别情况,在经济上、技术上给予山区以可能的支援。各有关部门必须有计划地派遣技术人员上山,根据山区需要,就近在山区举办各种技术人员的短期训练班,以解决当前山区生产技术的困难。
由于山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繁重任务,它包括经济上、文化上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统一安排,做好组织工作。目前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动员干部上山,要有计划地合理地使用他们,要配备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干部充当领导骨干。已经上山的工作人员、青年学生和劳动群众,必须很快地适当安排工作及早投入生产。各有关部门支援山区的工作也必须在地方党政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密切合作。
“向山区进军”的号角已经响起来了。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传统,坚决贯彻中央有关山区建设的方针指示,紧紧地依靠山区的劳动群众,努力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广阔的山区建设成进步、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新山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