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来宾全县大兴水利 千年苦旱将被征服 广西日报社论号召学习来宾经验,争取全省三年内基本上消灭旱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1
第2版()
专栏:

  来宾全县大兴水利 千年苦旱将被征服
广西日报社论号召学习来宾经验,争取全省三年内基本上消灭旱灾
本报讯 广西省著名的苦旱地区来宾县,将在明年内基本上消灭旱灾,这是这个县规定的今冬明春水利工作的目标,现在一个规模壮阔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正在展开。
来宾县计划今冬明春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五十三万亩,其中抗旱能力在五十天以上的占三十万亩到三十五万亩。完成这一计划以后,全县抗旱五十天以上的保水田将增加到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90%左右。为了完成这一计划,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普遍提前动工,劲头之大远远超过1956年春天。据统计,到11月22日止,全县已经动工的水利工程达八十一处,这些工程的灌溉面积是四十一万四千多亩,占计划数的77%以上。全县出工修水利的农民已达三万多人。
来宾是广西省著名的苦旱地区,水利基础极差,旱地辽阔,加上境内山光岭秃,林木稀少,雨水不调,历史上每到秋冬缺水季节,全县一千五百二十四个村庄中就有一半左右连人畜饮水都不够,往往一水三用:先洗脸,再洗衣,再喂牲畜。全县七十七万亩稻田中,抗旱五十天以上的保水田只五万多亩,“望天田”占六十四万亩,经常因为干旱减产。到1955年冬天,全县保水田不过九万亩左右。合作化后,水利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两年来兴修的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四十多万亩田(有一小部分是修缮的),其中抗旱五十天以上的达二十一万亩,使全县保水田从过去的五万亩增至三十万亩。大兴水利的结果,全县在1956年虽然遭到空前大旱,粮食却比1955年增产20%以上。
还在1955年刚刚实现合作化的时候,县委就提出应该把修水利当作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关键,书记动手,全党动员,大力领导群众兴修水利。针对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山穷水尽,没有水源;群众生活苦,没有力量修水利”的思想,领导上提出“有山就有水,有河就有水,有泉就有水”和“动员一切人力,发挥一切物力,利用一切财力,挖掘一切潜力”等口号,发动了广大群众。1956年冬天,许多地区兴修水利处于低潮,但在来宾仍然保持了最大的劲头,掀起了水利运动高潮。两年来,每年冬春全县参加修水利的劳动力都达40%—50%,而且由于依靠群众,真正做到了花钱少,办事多,质量好。去冬今春,全县只花国家的四十多万元,就修成了原来需要三百多万元才能修成的水利。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业社已自筹水利经费二十一万多元。迁江、凤凰、古昔等区五千多农民还自带粮食、油盐去修水利。青岭区牛角塘农民还提出:近山靠山、近水靠水,自力更生,资金不足自己筹,石灰自己烧,沙子河里要,石片自己打,泥箕自己编,尽量节约。城厢区原来要十多万元才能完成兴修灌溉一万五千亩的水利任务,现在,农民愿意用劳动力顶投资,只要投资八千元就可修成。南泗区大宝乡,过去靠别人支援,修了水渠,引来河水,获得丰收。现在这个乡农民说:“要我们支援别人十二年,我们也干。”全乡已抽调许多人自带伙食到二十多里外的高安、鳌塘乡去帮修樟村水库。
本报讯 上月25日广西日报就来宾县在兴修农田水利上的巨大成就和经验发表社论,号召全省学习来宾县的榜样,以最大的决心,依靠群众,在三年内基本上消灭旱灾。
社论说,来宾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从1955年冬起,大兴水利,再经过今年一个冬天之后,千年干旱将要被基本上征服,农业生产将要有更大的跃进,农民生活也将有更大的改善,这个事实给了全省人民以无限的信心和力量。
合作化后的两年里,来宾县农民冲破万重困难,兴修水利工程一千多处,做到区区有水库,乡乡有塘坝。由于水利建设的突飞猛进,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52年增加63%。1957年这个县第一次由缺粮变为粮食自给。今年夏季这个县全面规划了一百八十个乡的水利建设,提出“今年突击,明年扫尾,两年消灭稻田普通旱灾”的战斗纲领,县里原计划今冬明春兴修水利三十五万亩,农业社自报扩大到五十多万亩。
社论说,如果全省每一个县都能像来宾一样,在最短时间内消灭旱灾,保证全省两千四百万亩水田有水灌溉,单只这一个条件,平均每亩一般就可增产一百五十斤左右,每年就要多打粮食二十多亿斤。
社论认为,在广西来说,无论那一个地区,只要有决心,大体上都可以在三年内基本上消灭旱灾,再加上一年或二年的扫尾工作,现有耕地上水利灌溉,就可以接近全部完成。有的同志把消灭旱灾看成是相当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但是有了来宾这样的事例,我们就有了底了。来宾在水利基础十分薄弱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尚且能够在三年时间内基本消灭旱灾,全省大部分地区原来自然条件比来宾强,水利基础比来宾好,难道还不能够在三年内基本消灭旱灾吗?忻城、柳江、罗城、环江等县,原来计划要三年至五年才能消灭旱灾,但这些县的领导干部到来宾参观以后,他们的思想立即解放了,他们都有把握一年消灭旱灾。
在兴修水利运动中,要使群众长期保持着高涨热情,一直坚持到胜利,关键在于领导上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来宾的经验还说明了:只有紧紧依靠群众的力量,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执行“社办公助”以兴修中小型水利为主的方针,才可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水利建设高潮,才可能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完成水利兴修计划。来宾的经验证明,群众中才有取之不竭的智慧,用之不尽的力量,只要把群众从保守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群众认识到大自然可以理解、可以改造,认识到兴修水利和自己改善生活的直接联系,就什么事情都办得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没有钱怎么办?群众就自己省吃俭用筹措资金。没有物质资料怎么办?群众说:“有劳力就有一切。”“人穷志不穷”,“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天老爷比高低”,没有技术人员怎么办?“工地就是学校,工程就是教材”。
那些看不见群众智慧,看不见群众力量,只把双手伸向国家的同志,应该从来宾的经验中好好地补习群众路线的一课。(附图片)
  工地上的宣传员 赵黄岗摄(广西日报稿,下同)
  黎明前的工地上
  妇女们在工地上打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