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吴巴瑞副总理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1
第4版()
专栏:

  吴巴瑞副总理的讲话亲爱的、尊敬的周恩来总理阁下:诸位朋友们:
今天,我和我的夫人及全体团员,对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政府的如亲戚般的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正如远来的至亲带着深厚感情去探亲一样,我们也从缅甸带来了缅甸人民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
刚才,我的好友总理阁下说,今年是中缅两国友好往来特别频繁的一年,关于这一点,可从这次我与副总理吴觉迎共同访问中国得到最好的证明。
我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是我早已听说中国在解放后的建设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就。现在,我已经有机会亲自来证明这一点,为此,我对这次的邀请表示再一次的感谢。
亲爱的总理阁下,阁下刚才又以切不断的流水来形容我们缅中两国的友谊,这个比喻很适合于表达我们两国的友谊,所以我想再加以补充。
缅甸和中国是邻邦,两国有很长的边界相接,由于这样,我们之间的来往很频繁。两国的边民相互往来,结成了亲戚关系。缅中两国疆土相连,两国人民共饮一条江的水。比如,萨尔温江是发源于中国,然后经缅甸流入大海。在中国的胞波们,首先饮了这条江的水,而后缅甸人民才能饮到这条江的水。因此,我们两国人民是可以称为共饮一种水的民族。瑞丽江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两国人民不但共饮一种水,而且在同一块土地上亲密的共同居住在一起。因此,我们称呼中国人是胞波,并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总理阁下已说过,缅中友谊不是今天才产生的。由于两国的邻近而相互间的来往和友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两国之间几乎没有意见分歧。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我们既然能够很密切地来往,而在科学发达的新时代里,毫无疑问我们的来往一定更加频繁。我深信通过这些密切的来往,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会更加发展和密切。
正如我所提到的,我们两国的友谊不仅是地理和历史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共同的命运也造成了我们两国的友谊。如总理阁下所讲过的,许多年来,我们两国人民经历了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时代。因此,我们互相了解对方的感受和要求。由于共同的命运,促使我们为了我们各自的国家民族着想,按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走自己的道路,进行自己的工作。不互相干涉内政,并进行和平建设。我们的国家由于许多年来失掉了自决权,而非常落后。又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我们祸上加祸,而更有必要来进行建设。
因此,我们两国应该不满足于目前亲密的友好关系,而继续为两国的领袖之间、阶层之间、学者之间等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努力,为建立像刚才总理阁下所说的切不断的流水般的持久友谊而努力。
全世界在观望着我们两国之间的交往。因此,我希望以事实来表示我们两国的关系是可以示范的亲密关系。
让我们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不分大民族和小民族,不分大国和小国,不分肤色的黑白,结成亲兄弟般的友好关系。
现在,我们又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设自己的国家。
所以,我们的关系才能够相互谅解,并且知道相互间的要求。
其次,正如刚才总理阁下所说的,我们两国的文化是很接近的,而且有共同的和平愿望,并支持五项原则。我们两国已经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即:在国与国之间,尽管政治主张不同,经济结构不同,仍然可以合作。我们两国还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即国际间的争端是可以通过和平协商的办法来解决。
虽然我这次到中国来是第一次,但是由于我们两国的友谊非常深厚,使我感到我现在是在自己亲戚家里一样。
这一次,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在中国多访问一些地方,同时也不可能多结识一些新朋友。因此,我对这次的访问是不满足的。为了接受总理的再次邀请,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为了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我打算再次来中国访问。同样地,我也愿意邀请包括总理在内的中国领袖们,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到缅甸访问。
最后,让我们大家共同举杯:
为周恩来总理和中国领袖们健康,
为毛泽东主席长寿无疆,
为缅中两国的持久友谊,干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