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对孩子要有适当的要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1
第8版()
专栏:

  对孩子要有适当的要求
  关瑞梧
对孩子要有适当的要求,也就是说,应当根据孩子的能力和经验,交给他一定的任务。为什么对孩子要有适当的要求呢?因为,如果对孩子没有要求或者要求不恰当,孩子常常会由于没有事情做或是不知道怎样做,就会淘气、不听话、胡闹、任性……。应该怎样要求孩子呢?最主要的一点,是既要对孩子有适当的要求,同时又必须尊重孩子。
比方,对三岁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帮助妈妈递点东西,妈妈做饭的时候,让他帮忙剥剥豆子、擦擦桌椅。孩子睡觉和起床的时候,教他自己扣扣子、解扣子。三岁的孩子,控制能力还很不够,动作也不灵活,大人要一边帮助他,一边逐渐提高对他的要求。但是,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超过他的能力。例如,有一个妈妈让五岁的孩子提着五斤来重的暖水瓶去打水,暖水瓶太重,孩子拿不动打破了,妈妈反而说他不中用。这样会使孩子丧失了信心,也会使孩子感到很委屈。
在日常生活里,对孩子要求太低,或者是没有要求的现象是比较多的。孩子到了六、七岁就可以让他自己独立地去做点事。可以让他们收拾自己的东西,照顾家里的院子。但是,有些父母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总说孩子还小,什么事都由大人替孩子做了。结果孩子倒会因为没事做而捣乱、淘气。
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具体明确。你说的话,应当是孩子经验范围内能够明白的。例如,当父母出门的时候,总希望孩子在家里好好地玩,那么就应当具体地对他提出要求说:“妈妈出门了,你可以到院子里晒晒太阳,不要把屋里的东西乱翻乱搬,玩完了把娃娃放好……”如果只说:“我出去,你在家要好好的。”这要求就不明确。把东西搬来搬去算不算“好好的”呢?大人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没给孩子指明怎样做是对,怎样做就不对,这就不能怪孩子不听话了。
无论要求孩子做什么事,必须耐心地考虑到孩子当时的具体情况。例如,孩子正在用心搭积木,母亲硬要孩子去摆吃饭用的碗和筷子。虽然这个要求本身是合理的,但是,他正在那搭他心爱的建筑,所以不应该随意粗暴地打乱他。做父母的应当耐心地对孩子说:“该吃饭了,你搭完这边的柱子,就去摆碗和筷子吧,等吃完饭再搭。”有的父母不注意这些情况,就会对孩子这样说:“快点,该吃饭啦,不许搭啦,快摆碗和筷子。”这样不尊重孩子的口吻,是不容易使孩子接受你对他的要求的。
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信任他。当你考虑这件事是他能办到的,就让他去做,并且要表示相信他能做好。有些父母不相信孩子,有时候很愿意帮大人做点事,反倒说:“你又来捣乱了。”这样对孩子不尊重,会使孩子丧失信心。父母在要求孩子作事的时候,应当表示相信他这一次一定比上次做得好。孩子做好了一件事不但要鼓励他,同时还要向他提出更高的、他能办到的要求。这不致于使孩子光是满足于鼓励,而且能锻炼孩子坚持克服困难的意志能力。
教育孩子是一件细致的工作,对于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每个孩子的体力、生活经验和发育是不同的,做父母的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出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