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统一领导 互相配合 步调一致 支援农村 山西省着手克服工业、农业、供销部门不协调的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2
第2版()
专栏:

  统一领导 互相配合 步调一致 支援农村
山西省着手克服工业、农业、供销部门不协调的现象
新华社太原10日电 本社记者马明报道:山西省工业、供销、农业部门正在着手使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克服这三个部门在支援农业生产上的不协调现象。
山西省农村现有三十万部(台)各种农业耕作机械和水利灌溉设备,但是,这些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从大型的锅驼机、煤气机等动力设备和耕作机械来说,今年上半年干旱缺雨,正是需用这些机器的时候,却有10%到40%没有使用起来,另有10%到30%的设备没有充分发挥效能。后来经过临时抽派干部、工人下乡传授操作技术,修配零件,使这些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到95%。可是从目前农村掌握机器和检修机器的各种条件来看,要使这些设备能够持续地充分发挥效能是有困难的。
在各地农业社需要大量各种农业机械的同时,却有一批农业机械被积压起来。比如今年全省机械厂给山区农民制造的一万多部山地犁,至今还有三分之一积压在工厂和供销合作社的仓库里。有些已经卖给农业社的山地犁,因为不好使用而被搁置。
形成上述在支援农业生产上不协调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和密切的配合协作,分工也不很明确。当大批农业耕作机械和动力设备供应农村的时候,掌握机器和检修机器的技术训练工作跟不上,只好把机器交给缺乏技术知识的人去操作,有些机器在损坏之后没有零件补充。修配机构的分布状况也不够合理,需要修配的机器有时找不到地方修,而有些修配厂却没有活干。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是因为对这些工作从省的领导上缺乏总的平衡计划、统一的步调和严格的要求。这就使由各个部门分担的这个整体工作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一个原因是各部门对农业的需要变化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农业需要的一些产品数量了解得时而偏高时而偏低,一种是对农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掌握不准确。按照这种情况制定的产销计划,反映在农具、农药和肥料的生产、供应上,便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盲目状态:生产上时而赶工突击,时而停工减产;供应上时而供不应求,时而大量积压。有时候农业需要的产品,工业部门没有制造,而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又推销不出去。特别是农业机械的产品单纯,不适合于各地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农作物类别和劳畜力强弱的需要。如今年大批积压的山地犁,都是单一的品种规格,犁体太笨重,在偏僻山区和畜力较弱的地区使用不便。
从思想上来检查,各个部门大都只从本部门工作出发考虑的多,缺乏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全面观点。这表现在供销部门在业务经营中愿意搞畅销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季节性强的主动积极推销不够。这就使一些本来是农业生产需要的产品,也形成了积压。工业部门在贯彻执行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上不够坚定,在接受生产任务时,为了本身的方便,事先的产品试制、原材料的准备工作都做的不够,临时安排生产,致使某些产品不合规格,质量低,成本高,销售困难。
中共山西省委已经决定把解决各部门在支援农业生产上的不协调现象,作为目前整改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11月底闭幕的中共山西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出席会议的代表和列席人员对各个部门支援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开展大鸣大放,写大字报,提出了不少的批评与建议。工业、供销等部门出席会议的领导干部,就会议提出的意见作了检查,并且提出了初步改进的计划。省委决定在这些部门的内部和部门之间,采用整风的精神,经过大辩论,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求得一致,然后从改进体制上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统一领导,并且根据山西省十二年农业发展规划,自下而上地制定出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综合平衡的统一的规划。
山西省的工业、供销、手工业和农业部门,已经开始着手改进支援农业生产的工作。这四个部门除共同组织工作组下厂下乡检查了水车、山地犁等产品的规格、性能以外,最近专门邀请雁北、忻县、长治、晋南等地农民,座谈了对农业机械的意见。根据座谈的意见和全省各地土壤、农作物和劳畜力等等的不同情况,将要制造和改造十多种适用价廉的农业机械,并且确定按照农业机器的分布状况,建立修配机构。农业建设厅和省供销合作社最近联合举办了农业社技术员参加的技术训练班,专门进行操纵动力机器设备的师资训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