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云南粮食产量超过五年计划指标 发展水利增施肥料起了很大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2
第2版()
专栏:

  云南粮食产量超过五年计划指标
发展水利增施肥料起了很大作用
本报讯 云南省今年粮食又比去年增产60%,总产量已由1952年的八十八亿斤,增长到一百二十五亿斤,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10.8%。
云南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出现了两年大丰收和三年小丰收,粮食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1%,其中连年获得丰收的有四十三个县,并有十一个县市五年中粮食总产量增长了一倍以上。地处边疆的思茅县的粮食产量1957年比1952年增长286%。向以贫瘠著名的泸水山区,粮食总产量也较1952年增长151%。
几年来,为了确保农业增产,各级党委紧紧地抓住了兴修农田水利,增施肥料和开垦荒地的增产措施。
云南省河流纵贯全境,有着优越的水利条件。但过去没有把它很好的利用起来。解放初期,云南境内只有四百四十三万亩水田。几年来,境内修筑了万亩以上的水利工程达五十多个,大小工程总计二十多万个。扩大了灌溉面积达六百二十三万多亩。在兴修增灌的同时,还改善灌溉面积八百多万亩,防洪排涝保收面积五百多万亩,水土保持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到目前止,全省已有保水田一千二百多万亩。积肥也是几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经过实践的教育,农民改变了不积肥、不施肥的习惯,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消灭了“白籽地”、“白水秧”的现象,施肥量每亩多在四千斤以上。扩大耕地面积,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到目前止,已开垦了荒地三百六十多万亩。
现在全省农业人口每人平均收入已由1952年的七十一元增加到一百元。每人平均粮食已由原来的五百八十八斤提高到七百多斤。(附图片)
湖北省襄阳县三百多个医务工作者到水库工地,支援水利建设。这是油坊乡的医务工作者徐明兰(右)在为修水库的农民包扎伤处。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