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必须勤俭持家 杨之华代表(全总女工部部长)发言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2
第3版()
专栏:

  必须勤俭持家
杨之华代表(全总女工部部长)发言摘要
现在,我仅就在职工和家属群众中贯彻勤俭持家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解放以来,一方面由于党和国家对职工生活的关怀,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了职工的工资,保证了职工的福利;一方面,在增产节约运动中,不仅职工群众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竞赛,为完成国家生产任务而奋斗,其家属也在勤劳节俭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庭,从而,使职工的生活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就拿平均工资不太高的北京401工厂来说,多数人也是有积蓄的,全体工人平均每四户至五户有一个收音机,三个人至四个人有一辆自行车。根据北京城子煤矿二百八十八户职工家庭的调查,解放以前,只有十一个手表、二十四个钟和两个收音机;解放以后,有七十个手表、二百零六个钟、八十个收音机、八十七辆自行车和十九台缝纫机。
不久以前,我们曾经和401工厂、城子煤矿、铁路和纺织基层的职工进行了座谈,深深体会到这些单位的职工生活所以得到改善,和他们以勤劳节俭的态度对待生活是分不开的。
在座谈会上,首先使我们接触到的是工人的一种先进思想,这就是把家庭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401工厂老工人那长全同志说:“只有国家富强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生活。所以,我爱厂如家,我在裁剪部门工作处处为国家节约。我们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家庭,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另一个老工人刘春德同志是从延安出来的,他深深体会到今天我们取得胜利,与毛主席在延安号召增产节约是分不开的。他说:“我永远记着毛主席的话,进城以后,继续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铁路管理局一位老工人张立荣同志(现在提升为铁道部的工程师)说:“受过苦的人,永远忘不了过去的苦难日子。”他并且经常以这种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教育孩子,因此,在他的家庭里,每个人都养成了爱劳动和俭朴的习惯。五岁的孩子就开始操作一些零星的家务劳动;十二岁的孩子学会了纳鞋底补袜子;张立荣同志的妻子是七个孩子的“团长”,所有孩子的吃穿都由她操劳;张立荣同志不仅尊重妻子的家务劳动,自己也把家务劳动看成是愉快的事情,他说:“我不是家庭的休养员,而是家庭的得力助手。”张立荣同志的个人用钱也是精打细算的,他不愿意为个人的享受使全家生活紧张。他不仅能看到今天,而且还能想到明天,对家庭生活有长远打算。正是由于这种先进思想的指导,这些工人的家庭不仅在物质上有了保证,而且在精神上也很愉快,家庭成员间感情很融洽,家庭的开支以及其他事情都能作到共同商量。在其他厂矿企业里,像这样的工人家庭还是很多的。
在座谈中,职工对勤俭持家的方针是十分拥护的。因为他们知道,勤俭持家对每一个职工的家庭以及整个国家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贯彻这个方针,不仅可以在物质上保证个人的穿暖吃饱,而且可以解决家庭的意外困难。尤其是青年职工,眼前负担虽然很轻,但将来要结婚、生孩子,如果能够及早把多余的钱积蓄起来,就可以成家立业,抚育子女。贯彻这个方针,也可以给国家节约。国家有了积蓄,不仅可以多办工厂,改善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充裕地应付天灾人祸。
大家都知道,旧中国是一个长期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虽然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工业、农业都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是,由于旧中国的底子穷,很自然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粮食、煤炭、水电和棉布的供应都比较紧张。我国六亿人口的生活资料大部分是通过家庭来消费的。因此,如果家家户户都注意一针一线、一把米、一度电和一寸布的节约,对于国家建设就是一种莫大的力量。由于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和深入,各地职工家属纷纷响应了节约粮、煤、水、电、布“五节”的号召,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太原六个工厂一万四千户职工家属,今年1到8月就节约了二十二万一千多斤粮食;开滦煤矿三千户职工家属在最近三个月内节约了煤一百四十九万斤;抚顺龙凤矿的职工家属翻改修补旧工作服,节约了棉布三万五千多尺;萍乡煤矿五矿职工家属在今年第三季度就节约了电二万四千度。他们这种行动,是爱国、爱家、爱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职工和家属学习的。为了更好地改善职工的家庭生活,为了给我们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为了保证国家经济计划的顺利执行,我们必须继续广泛地深入地贯彻中央提出的勤俭持家的方针。怎样贯彻这个方针呢?
首先,应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和家属在思想上对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和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根据开滦煤矿唐家庄二千八百四十八户职工家庭的调查,能够勤俭过日子的占职工家庭总数的20%,一般有计划的占73%,不善于计划和安排的占7%。这说明,职工家庭基本上是勤劳节俭的。特别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工人,更做得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工人阶级队伍几年来不断地扩大,有一些新工人和家属来自小资产阶级甚至出身于剥削阶级。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带来了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以及铺张浪费的坏作风,这些坏作风也影响了一部分工人,他们比吃比穿,不比劳动。另外有一些青年工人,虽然他们接受新事物快,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在旧社会受过苦,“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花钱没计划,恋爱、结婚讲排场。当老工人看不惯他们这种乱花钱的现象,给以劝告和批评时,他们却反感地说:“难道你们要把我们拉回旧社会去吗?”有的职工认为:“从前存钱为子女上学,现在反正有国家培养;从前病了、老了没办法,现在反正有劳保;管它呢!”有的职工认为:“钱是我挣的,我该花;我有困难,国家就该解决。”有的职工认为:“一根草有一粒露水养,瞎眼鸟自有天照应,用不着操心。”他们把个人应负的责任,一起推给国家。上述思想,都不符合勤俭建国和勤俭持家的精神,对个人对国家都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志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知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依靠全国人民一点一滴地节约来积累资金,不能坐享现成;让他们知道和记住过去的艰苦生活,发扬工人阶级勤劳节俭的光荣传统,“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
工会组织除了进行教育工作以外,还应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尽可能地支持和组织职工家属参加各种副业生产,来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减少国家救济费的开支和缓和供应的紧张。如湘西钨矿的二千五百多户家属,去年开荒、种菜、种杂粮,80%的职工家庭作到了蔬菜自给,90%的职工家庭有了积蓄。济南十二个工厂原有七百九十七个困难户,需要救济九千四百六十七元,自从组织家属搞副业后,困难户减少了40%,救济费减少了60%。这都说明了勤劳生产对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是很大的。
在贯彻勤俭持家的方针下,许多地方不仅是一家一户精打细算、安排生活,而且还以群众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职工家庭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几年来职工家属以互助互济的办法,照顾产妇、病人,办理婚丧大事,搬家,买煤,运粮,组织托儿站、幼儿园,组织储金互助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出来的新气象,也是工人阶级集体主义本质的表现,它和旧社会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工人阶级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值得珍贵和提倡的。
在职工生活中较困难的问题是疾病和多子女的问题。北京国棉二厂今年上半年得到困难补助的四百三十九人中,因职工及家属生病或者死亡而补助的就占41%。因此,工会必须组织职工家属群众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蝇,填沟修渠,绿化住宅,以改善环境和家庭的卫生;并推行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增进职工和家属的健康,保证职工的正常出勤,以减少家庭经济的开支。
勤俭持家,不仅是职工家属的任务,也是我们全体职工的责任,也是我们干部应该以身作则的。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人口又多,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就需大家来努力。刘少奇同志指示我们:“中国人民应当有志气,应当振作精神,坚持勤劳节约的优良作风,以便在最近几十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一个富强的国家。”我们工人阶级是有志气的。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贯彻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方针,并且在居民中起模范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