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加强山区的卫生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3
第7版()
专栏:

  加强山区的卫生工作
  本报评论员
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山区卫生工作有了显著的进展,除普遍设立了县卫生院外,大多数山区已经设有区、乡卫生所,联合诊所,保健站等基层卫生组织。如陕西省共有山区、老区六十三个县,三百零四个区,就设有县卫生院六十三个(包括五个县医院),县卫生防疫站五个,县妇幼卫生所三十二个,麻风病院(村)三个,区卫生所二百六十四个,另外,还有民办的乡卫生所二百零四个,联合诊所二百八十五个。又如山西省在山区、老区设有乡卫生所四百八十个,并附有简易病床二百多张,卫生站一百七十三个,农村保健站一千六百七十三个,联合诊所五百三十一个。其他如湖南、江西、广西等省的山区、老区,也普遍设立了各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但是由于原来的基础很薄弱,各地工作也不平衡,山区的医药力量还远不能适应客观的需要,医疗卫生条件较之一般的农村落后,特别在一些贫瘠、偏僻的山区更为突出。因此,目前对山区的卫生工作,首先要把重点放在贫瘠山区,特别是革命老根据地和少数民族聚居的贫瘠山区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进一步开展山区的疾病防治工作,尤其是山区严重的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应当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山区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提高山区群众的卫生知识。对于山区各种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和其他疾病要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各地不同的发病情况和可能条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疾病防治工作必须在当地党政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同进行。例如用含碘食盐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应当由盐务、商业、供销合作社、卫生等部门密切联系,有计划地制造供应;对麻风病的防治应当由民政、农业、卫生等部门协同进行。对其他疾病也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防治。
应当逐步加强贫瘠山区的卫生机构,充分发挥群众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医疗力量的作用。除了国家逐步建立一部分区卫生所外,各地政府可酌情调整平原地区或医疗机构重叠地区的区卫生所到缺医少药的山区去;逐步抽调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山区的卫生所;有条件的卫生所可以重点设置简易病床,以解决急重病人的治疗。县卫生院和专业防治机构要同山区卫生所建立密切的业务技术指导关系,使山区不能处理的病人尽快地得到治疗,并有计划地轮训山区医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
各地要根据可能条件照顾贫瘠山区的经济困难。在分配卫生机构的维持经费中,各地应当重点地照顾到贫瘠山区的卫生机构,以减轻当地群众的医药负担。政府每年拨给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贫苦烈军属以及贫苦群众的医疗减免费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广大山区的需要,解决的办法要靠当地政府的统一筹划。除了国家逐步建立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之外,应当充分发挥群众性卫生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等的作用,政府各部门动员他们参加预防接种、体格检查、兴修水利、筑路、救灾等各项医疗卫生工作,均应给予合理的报酬;对资金周转困难的给以贷款帮助;对业务少、经济困难无法维持的,应当分别情况,帮助他们进行整顿。
山区卫生机构必须适应山区的特点进行工作,应当发扬和推广各种便利群众就医的工作制度和方法,如不少地区的卫生机构已经采取门诊与巡回医疗相结合,定期定点地深入各村看病,是适应山区情况的一种较好的工作方法。这种“送医上门”的方法,不但便利了群众就医,也使卫生机构的业务大大地开展,值得各地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