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陕西省山区卫生事业欣欣向荣 医疗机构比解放前增加二十一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3
第7版()
专栏:

  陕西省山区卫生事业欣欣向荣
医疗机构比解放前增加二十一倍
本报讯 陕西省山区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陕西除了以富饶著称的汉中盆地和关中平原之外,山区占总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全部和大部是山区的县共六十三个,有七百九十多万勤劳勇敢的人民。现在山区各县都有了卫生院,大部分区有了区卫生所,?阳、麟游等县,已达到乡乡有乡卫生所或联合诊所。山区卫生机构总数共八百五十六个,比解放前增加了二十一倍,病床一千七百二十五张,医务人员五千七百多名。陕北解放前只有三十三个医务人员,1956年底已发展到一千六百九十九人。
几年来,山区各级卫生部门,领导群众开展各项卫生工作,同疾病作艰苦的斗争。大约有80%的卫生医疗机构都实行了巡回医疗制,经常深入高山深壑给群众治病,宣传卫生知识。每当农忙季节,卫生人员把医药送到地头、场畔,送到一切有人生产的地方,全力配合生产。很多卫生机构为了便利群众,都采取“逢集诊疗、背集下乡”,和建立了各种适合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工作制度。现在大部分村子和农业社都建立了疫情报告网和医师责任区,一旦发生疫情就能及时扑灭和治疗。移风易俗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后,不少山区呈现一片整洁清新的景象,群众的生活习惯、居住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懂得讲卫生爱清洁的人已不是个别的了。解放后,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霍乱都先后得到控制;斑疹伤寒、回归热也基本消灭;过去常见的麻疹、猩红热发病率每年都在降低。榆林县的麻疹,经过大力防治以后,1957年上半年发病人数,比1956年同一时期内一个月的发病人数还少。党和政府对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地方病和慢性传染病也大力进行了防治。黄龙山区的吐黄水病,1948年患病人数达二千多人,今年发现的病人已很少了。已有十几个县施用碘盐防治甲状腺肿。大骨节病的防治工作也正在重点推行。全省还建立了三个麻疯病院(村),收治了全部散在的病人,现在有七十九人痊愈出院,基本上控制了麻疯病在省境内的传染。
目前山区各县正全面调查地方病,整顿和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结合整风检查工作,制订明年的工作计划,将防治地方病作为明年的一项重要任务。陕西省卫生行政领导部门,为了进一步加强山区卫生工作,正研究充实山区的卫生干部、医疗设备等工作。1958年初步计划在山区发展病床二百张,区卫生所十五个,卫生防疫站三个,妇幼卫生所三个,建立巡回医疗队二十个,修缮一些山区卫生院、所,增添医疗器械,扩大建立乡村简易病床。   
    (姚怀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