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抓住群众要求 依靠群众整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4
第2版()
专栏:

  抓住群众要求 依靠群众整改
  中共曲沃县委工作组
山西省曲沃县西杨乡建华社,在整风运动中,贯彻“坚决地改、大胆地改、彻底地改”的方针后,不仅有效地改进了领导作风,密切了社群关系,而且大大地鼓舞了群众大鸣大放的积极性。在鸣放阶段,全社共提出各种意见八百三十一条,但通过雷厉风行地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后,三天中又鸣放出各种意见九百二十二条。许多以前没提意见的人和没说过话的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从群众的迫切要求入手
建华社在鸣放阶段共鸣放出各种意见六百五十九条。转入辩论后,群众情绪曾一度低落,鸣放不出,也辩论不起来。不少社干部存着挨整思想,有的说:
“在运动中群众提啥是啥,不然就得挨整,反正自己是不干了”。准备在鸣放辩论后换班不干,对运动采取了消极态度。很多群众抱着少说为佳的态度,不少人反映:“提了顶啥,不解决问题,提的意见多,惹的人多,何必得罪人”。有的说:“这是啥时候,哑巴进庙,多磕头,少说话,没错”。还有的说:“这会提意见,以后给个小鞋穿可受不了”。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认真作了分析研究,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改进工作没有赶上鸣放。于是经管委会研究决定,处理了个别人挪用公款等六个一般问题。这时虽然又鸣放了一百七十多条意见,但群众还反映说:“这是堵窟窿、贴膏药,油篓翻了拾芝麻,顶啥!”。这就很明显的看出这次所处理的问题,与群众的迫切要求还相距很远。党支部根据群众反映又作了专门研究,认为拖拖拉拉,小手小脚处理问题,还不能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当即决定,以党支部为核心吸收有关人员参加,全力转向整改工作,对群众鸣放出的意见,逐条研究后,归纳成四类,分别作出交代:(1)对正确的批评和建议诚恳接受,并应立即改正的有六百零二条。(2)对有关政策性问题和需要请示上级解决的有六十七条。(3)对于攻击合作化和统购统销政策的错误论点,必须提交大会辩论,弄清是非的有八十六条。(4)不法地主、富农和坏分子的反动言行,需要驳斥的有十八条。在第一类意见中,全是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如:劳动管理混乱;定额不合理;副业股财务不清,人浮于事,副业股搞副业还经营土地,两头都没搞好;二十个社干部私加工分二千一百多分;社干部走不出办公室,工作只布置不检查等。根据全体社员的要求,即决定首先解决上述问题。
  依靠群众大胆解决问题
经过前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教育,广大群众觉悟已经大大提高,因此改进工作时,必须和群众商量,才能又快又好地解决问题。如社员史振山提出去年社里拉了他四十车粪没出钱。社员杨希曾说:“那么一小堆,那有四十车?”社员衡泽高说:“这粪已经解决了,你怎么又提?”史振山说:“只解决了三车。”卫明亮说:“多会拉的,谁拉的没有证明人光说假话,这怎么能解决?”就这样经过群众互相批评,当场就驳倒了史振山这种混水摸鱼的思想。此外,在解决问题时,还应当依靠群众的监督力量,来防止官僚主义在整改工作中抬头。
建华社在调查研究,酝酿讨论基本成熟的基础上,便召开全体群众大会,宣布处理了六百一十三条意见(占应处理问题的82.28%)。如社干部的预借工全部去掉;副业股经营的土地全部归生产队,人员由原来的二十六人减为十八人等。问题宣布后,党支书、生产股长、财务股长、生产队长、以及骗取工分的社员许太和等,都主动地在大会上进行了检讨。并对压制批评的生产副股长杨思礼和五队副队长桑长青进行了批评,让他在队的群众会上作公开检讨。党支书赵国其,再三向群众说明,由党支部作主,不要怕报复,发动全体社员坚决地放,保证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着落”。这种处理问题的办法,对群众教育启发很大。社员反映说:“今天真是大快人心”。直接找党支书和写条子鸣放的即有二十二人,当场共放出九十八条意见。由此可见,及时解决群众在鸣放中提出的问题,狠狠地改进工作,是解除群众各种思想顾虑,进一步鼓舞和启发广大群众鸣尽放透的决定环节。第一批处理了少数问题,群众鸣放意见由原来的六百五十九条,增加到八百三十一条。这次处理了一大批意见后,三天就增加到一千七百五十三条意见。领导上坚决改进的积极行动,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高潮。生产副社长、生产股长等现在都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去了。大杨村李凤莲、张兰花等三十多个妇女晚上下地拔花柴。男社员八天积肥八百多车。由于社员情绪高涨,生产成绩突出,因而在最近的全乡大检查中,夺取了生产竞赛流动红旗。事实告诉我们:整风不仅不影响生产,而且能大大的推动生产,也只有搞好生产才能安定群众情绪积极参加整风。
几个问题
一、整改大会开得有些过迟。一般说来,最好放在鸣放中期作用最大。
二、有些问题解决的比较简单、草率,如对某些干部的作风问题或批评意见,只是简单答复“今后责其改正”就完了,到底怎样改正,没有具体办法。
三、必须注意,不应把改进工作单纯当作发动鸣放的手段,如果这样,就会陷入只解决具体问题,而忽视了思想发动的泥坑。
四、尽管一大批问题已作了处理,还应十分注意检查处理后的执行情况和防止思想松懈的现象发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