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地方主义同共产主义不相容 中共广东省代表大会彻底批判地方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4
第4版()
专栏:

  地方主义同共产主义不相容
中共广东省代表大会彻底批判地方主义
地方主义是极端个人主义同封建宗派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地方主义绝不可能代表地方利益,它只是代表少数野心分子的利益,真正代表全国各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只有共产主义,只有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彻底肃清地方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一个主要的口号。在省委书记陈郁同志的开幕词和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的总结报告中,都严正地批判了广东省党组织内一部分同志的地方主义的错误。
一九五二年广东省反对地方主义以后,几年来地方主义思想又重新抬头。他们怀疑党在民主革命阶段采取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企图翻案。
早在1952年,广东党组织就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进行了反对地方主义的斗争,克服了农民运动中的右倾,完成了全省的土地改革。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广东省工作迟缓落后的状态,迅速赶上全国的进度,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但是有些同志没有真正从中接受教训,得到教育,地方主义的根子没有彻底清除。这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这种思想又抬头了,又开始活动了。他们对过去中央和广东省委早已做了结论的在民主革命阶段的若干方针、政策和某些重大措施表示异议,企图翻案。去年以来,就有人说中央所提出的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和南下干部“挂帅”的方针是不对的,说土改整队偏差很大,说广东省委执行的是“宗派主义”政策,说过去反地方主义是不对的等等。这样,他们对于广东省委的领导就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有些人更是到处进行挑拨,播弄是非。更严重的是,有少数人竟形成了小集团,互相串连,进行反党活动,恶意地对广东省委进行污蔑和攻击,尤其是以海南某些干部最为突出。去年广东省委以很大力量,采取极其耐心的态度去帮助这些同志提高思想,但他们中有些人反说省委用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广东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不少错误的言论和某些不健康的情绪。
会议指出,这种地方主义,妨碍了党内的团结,使党的工作遭受到很大的损失。同时,又由于某些人的恶意传播,在部分干部中产生了盲目的地方主义情绪,而党内党外的右派分子也利用这一点向党进行了疯狂的进攻。
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央提出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和南下干部“挂帅”的方针,迅速改变了阻碍土地改革,抗拒中央指示的状况,这是及时的和英明的措施。
会议认为,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央提出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和南下干部“挂帅”、反对地方主义等项方针和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和及时的。组织路线要服从政治路线,党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就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民主革命阶段,党在农村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地主阶级,以便迅速地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创造条件。这是当时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迫切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原来在广东坚持斗争的干部一般比较缺乏阶级斗争的锻炼和发动群众的经验,要他们担起领导土改的责任是有困难的,而且当时广东某些领导同志又存在着严重的右倾和地方主义思想,因而使土改迷失了方向,犯了和平土改的错误,并且对中央和中南局纠正这些错误的指示实际上采取了抗拒的态度。那时,如果不及时改变领导,广东的土改是无法做好的,贫雇农是发动不起来的,地主阶级是不会真正被消灭的。中央和中南局提出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和南下干部“挂帅”的方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的。前华南分局和广东省委由于坚决执行中央、中南局的方针,因而搞好了广东的土改,使广东的工作逐渐跟上其他地区。现在还来怀疑甚至反对这个方针,是绝对不应该的,是完全错误的。
土地改革中整顿队伍和反对地方主义十分必要,否则就不能担负起消灭地主阶级的任务,这是要共产主义还是要个人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斗争。
有人怀疑土改中整顿队伍的必要性,而且硬说当时的偏差很大。会议认为,这种说法是违反事实的。谁都知道,要进行土改就必须有一个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队伍,为了使土改队伍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就必须进行整队,这在任何地方进行土改的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整顿队伍以前的广东干部队伍是十分不纯的,如果不认真整顿,就不能担负起消灭地主阶级的任务。实质上,当时的整顿队伍和反地方主义,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一种反映,是正确立场和错误立场之间的斗争,是要共产主义还是要个人主义、地方主义的斗争。从广东当时的整队结果来看,成绩是巨大的,在运动那样紧迫的情况下,工作中发生个别缺点也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而且,就是对于那样一点的缺点,广东省委和各级党委也很重视,做了不少的善后工作。认为整顿队伍偏差很大,是没有根据的。
党的干部政策的最高原则首先是共产主义化,而不是干部地方化。几年来,广东省委正确地执行了中央的干部政策,既坚决地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又认真地培养本地干部,所谓“重北轻南”的说法是违反事实的。
有些人怀疑广东省委执行干部政策有宗派主义,说省委的干部政策是“重北轻南”,说外来干部提拔得快而本地干部提拔得慢。会议认为,这种说法同样是错误的,是地方主义情绪的一种反映。干部地方化并不是党的干部政策的最高原则。党的干部政策的最高原则首先是共产主义化。几年来,广东省委是正确地执行了中央的干部政策的。省委一方面坚决执行了依靠大军、依靠南下干部、由大军、南下干部“挂帅”的方针,同时又非常认真地培养本地干部。事实上,这几年来在省委和各级党委的培养下,地方干部逐渐地生长起来了。目前许多人在各种岗位上担负起领导工作的责任,许多地方干部的提拔还是相当快的。而绝大多数的南下干部在广东工作得很好,他们已和本地群众建立了联系,他们能反映群众的正确意见,他们事实上已经地方化了。难道在广东只能提拔本地干部而不能提拔外来干部?难道根据德才兼备的标准提拔了外来干部就是叫宗派主义?难道在提拔本地干部的时候可以不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地方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它和我们党的干部政策是毫无相似之处的。
会议明确地指出:地方主义是极端个人主义同封建宗派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同共产主义绝不相容的。地方主义绝不可能代表地方利益,它只是代表少数野心分子的利益。真正代表全国各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只有共产主义,只有中央的路线政策。因此,地方主义分子必然要抗拒中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进行反党的非组织活动。其结果必然要破坏党的团结,葬送大批干部,破坏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地方主义是目前广东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障碍,只有坚决地、毫不姑息地彻底加以清除,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在广东党内有一部分人是存在着地方主义情绪和思想的,但是有严重的地方主义思想,并且开始进行反党活动的人则是极少数。一般有地方主义情绪和思想的人,当他们一旦认识到问题的性质,提高了思想觉悟之后,必然会坚决同地方主义划清界线,参加到反对地方主义的行列中来。因此,会议认为,对这些同志,应当鼓励他们自动自觉地进行思想检查,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包袱,提高共产主义觉悟,不作组织处分,少数有严重地方主义思想甚至有反党行动的人,如果他们真正认识错误,痛悔前非,深刻检讨,决心改正,也采用思想检查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但对其中个别错误极为严重而又不悔改的人,必须绳之以纪律。
为了彻底肃清地方主义,大会作出开展广东历史问题的大辩论、加强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原则性和纪律性等项决定。
为了彻底肃清地方主义,广东省党代表大会号召广东全党再一次学习党中央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团结的决议,并作出如下决定:
1、在全省县以上机关干部中开展广东历史问题的大辩论,彻底弄清解放以来广东历史上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大是大非,加强共产主义教育,清除地方主义和封建地域观念的影响。
2、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生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所有党员特别是县以上各级党委委员和科以上党员干部对各种重大问题的不同意见,应当提到党的一定的会议上来讨论。在党委作出决定之后,允许保留不同意见,但不允许到处散播,特别应当禁止党内外一切非组织的串连活动。反对自由主义小广播。
3、加强原则性和纪律性,要像维护眼珠那样维护党的团结。一切有利于团结的话应该说,有利于团结的事应该做;一切不利于团结的话就坚决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就坚决不做。
4、高级干部特别是本地的高级干部对肃清地方主义、加强党内团结负有特殊重要的责任。高级干部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正确的言论与行动将产生有益的影响,而错误的言论和行动,则将带来严重的危害。高级干部必须提高警惕,用严格的共产主义原则来要求自己,以便通过他们的团结,进一步把全党团结起来。
5、党的干部政策的最高原则是共产主义化。所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必须在共产主义的原则下更加亲密地团结起来。必须肯定,外来干部坚决执行了中央的指示,在广东做了很多工作,对改变广东工作的落后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团结和帮助本地干部方面也作了巨大的努力,绝大部分外来干部已经熟悉广东情况,与本地群众亦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了完成广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任务,今后应当更加谦虚谨慎,克服自己的缺点,更紧密地团结本地干部,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树立在广东安家落户的思想,做到地方化。本地干部这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历次运动,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对广东工作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人已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成为主要骨干。今后要做好广东工作,也必须依靠本地干部更好的努力。本地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同外来干部的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心协力,为完成广东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而斗争。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