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增加农村劳动力减轻城市负担利国利己 十一万多军官家属回到家乡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4
第4版()
专栏:

增加农村劳动力减轻城市负担利国利己
十一万多军官家属回到家乡生产
新华社13日讯 动员随军家属还乡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动,已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本月上旬,全军已经有十一万五千九百多名军官和工薪制职员的家属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准备在新年和春节期间返乡生产的家属,已不下数十万人。
动员随军家属还乡生产的热潮,是从总政发布指示后迅速在全军范围内展开的。北京驻军某部,在看到指示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了一百多张家属报名回乡生产的大字报。驻沈阳的部队在驻军首长动员后的两天内,就有一千一百多户随军家属踏上了归途。铁道兵部队最近统计,回乡家属已达随军家属总户数的53.9%。驻济南的部队到目前止,回乡生产的随军家属也已占到随军家属总人数的47%以上。训练总监部目前已有40%的随军家属回了家。福建前线部队和上海、南京、广州、成都、昆明、武汉、兰州等地驻军的许多单位,报名回乡和已经回乡的家属,已达随军家属总人数的60%到90%以上。驻内蒙古的部队大批随军家属正在分批分期地回到农村和牧场。河南省清丰县兵役机关的军官家属已经全部回到家乡,踏上农业生产岗位。
部队广大军官、工薪制职员和他们的家属,在动员随军家属还乡生产的活动中,表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绝大部分人认为动员家属还乡有七大好处:增加农村劳动力;减轻城市负担;有利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军民团结;有利于家属的劳动锻炼和进步;有利于军官本人集中精力,钻研业务,力求上进;还能够增加家庭收入。因此,他们纷纷主动安排还乡安家生产计划,许多家属在大字报上、座谈会上表示自己还乡生产的决心。许多负责军官带头为自己的家属报名。家属中的党、团员和许多过去的劳动模范和农业生产能手,更是踊跃争先还乡。在许多部队里,战争时期妻送郎、母送子上前线的动人情景,今天又以郎送妻、子送母还乡安家落户、走上生产战线的新的内容出现了。甚至连许多合乎暂时随军条件的家属,也都积极地报名回乡。驻沈阳的部队某部大尉杨永太和他的爱人不但首先响应动员家属还乡生产的号召,而且还积极动员别人还乡,使他们所在单位的八户家属一下子走了七户。铁道兵某部少校郑英林也以带头动员自己家属还乡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四十四户家属离队还乡。驻南京的部队的军官有不少家属在政府机关工作,这些军官积极支持和动员已被政府机关批准上山下乡的家属,坚决地走上农业劳动战线。
在动员家属还乡生产工作中,部队各级领导都十分注意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提高军官和家属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真正做到自觉自愿地愉快地离队还乡。总政动员家属还乡生产的指示发出后,各单位都召开了党委扩大会或政工会议,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制订规划,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做好这一工作。许多部队运用大字报或召开座谈会、家庭会、个别谈心等方式,向军官和家属宣传还乡生产的意义和好处,解决她们的思想问题。不少部队的首长还深入到家属中去了解她们回乡生产的困难,并热情地帮助她们解决这些困难。海军领导机关为了帮助随军家属解决回乡时的困难,专门成立了海军家属处理委员会。驻广州的部队也组成了家属返乡工作组,帮助返乡家属办理转移手续和迁移户口。上海驻军还在火车站、码头上设立随军家属返乡生产服务处,协助家属购买车票和船票。(附图片)
福建前线部队的军官家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返乡生产。到12月3日止,返乡参加生产的军官家属,已达五千多人。图为部队官兵欢送她们返乡的情景。 陈台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