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处处便利病人 发挥潜在力量 许多医疗单位改革门诊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5
第7版()
专栏:

处处便利病人 发挥潜在力量
许多医疗单位改革门诊制度
本报讯 在边整边改高潮中,山东、河南、黑龙江及北京等八、九个省、市的部分医院及诊所,在便利病人就医的原则下,先后改革了门诊制度。
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从11月25日起,把过去每天七小时的门诊时间改成十二小时,并放宽急诊条件,门诊时间为上午八时至下午八时,星期日开放急诊室。人力特别少的神经科、耳鼻喉科及中医科,也由原来的四至六小时门诊改为八小时,基本上作到了患者随到随诊。为了提高门诊质量,各科还轮派高级医师、教授去门诊部工作。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于11月22日开始实行门诊三班制后,取消了急诊室,改为值班室,每日上午八时至晚上八时,都调配力量便利病人就医。该院还把以前的划价、收费、取药等处合并一起,简化手续,又设置了询问台,引导病人就诊。
河北省河间县医院于10月20日开始,改变了和该县其他机关一起上下班的制度,现在门诊时间为上午八时半至下午七时,中午不休息,星期日不停诊。同时,还根据该县农村生活习惯,上午和逢集日看病人多,下午人少及医院门诊部只有十个工作人员的情况,划分了正副班,即上午为正班,工作人员全体上班,下午为副班,上班人数为正班的一半,工作人员轮换,既延长了门诊时间,又不增加医务人员劳动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月来门诊人次增加了10%以上。
北京市南苑区红星乡门诊部,根据农民在夏季天热时喜欢在早晨凉快时看病、冬季天冷时喜欢在中午暖和的时候看病的习惯,从11月份起把门诊时间改为自上午九时起至下午五时止,中午不休息,这样,就大大便利了农民就医,满足了农民要求。北京市清河制呢厂卫生所适应该厂工人三班轮流生产的情况,增设了夜班,从晚八时至十二时,为白天不能来看病的人诊病。
这些改革为时虽短,但由于是在经过大辩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算过细账,也充分挖掘了潜力,因而试行以来,收到很大效果。如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眼科的曲光检查,已经预约到12月28日,实行三班门诊后,不但原来预约的病人可提前检查,还增加了治疗人次,做到随到随诊,提高了效率二倍。放射线科的胃肠透视已经预约到明年1月份,过去一天只透视一个病人,现在可增至三至四个病人,缩短了预约时间,提高了效率三倍多。同时,晚上来看病的75%是工人、干部和学生,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他们因看病而影响生产、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几年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患病人就诊拥挤现象,改变门诊时间后,医院门口的拥挤现象消失了,半夜来等挂号的病人没有了,门诊人次还增加20%以上。
门诊改革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如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实行门诊三班制后,11月26日晚上五点钟,从新乡市南五十多里的乡间来了一个农民老伯,他本打算先到医院看看什么时候能看病,再去找旅馆住下等候就医,结果来到就看了病,他高兴得连嘴也合不上。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改变门诊时间的广告在旅大日报登出后,即接到十多个厂矿单位职工打来的电话,表示欢迎和支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