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三全其美——访问河北省勤俭持家的积极分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6
第4版()
专栏:

  三全其美
——访问河北省勤俭持家的积极分子
 本报记者 金凤
勤劳的双手
深夜三点钟,肃宁县六十八岁、儿孙满堂的沈士才大娘已经睡醒一觉、悄悄起床。她轻手轻脚下了炕,开了大门,把门虚掩上,直往村头大坑边走去。这些日子村里正在积肥,给明年的生产大跃进打下基础。现在,大娘正在把坑泥挖到筐里,一筐筐背到地里去。
这时候,满天星斗。唐山市郊区六个孩子的母亲朱玉荣也起来做饭了。她把山药切成片,把萝卜洗干净切成丝,和棒子面一起放在锅里。二岁的孩子醒了要吃奶,五岁的孩子闹着要起床,她把大女儿叫醒看着弟弟妹妹。自己慌忙把早饭给上煤矿做工的丈夫打点好,给孩子喂饱了乳,就和女儿一起下地生产去。
这时候,东方刚亮。在那直奔田间的大道上走着的,还有那沙河县五十六岁的党支部书记赵巧的、河间县三十九岁的生产队长边清香,新乐县四个孩子的母亲李英信和任丘县二十二岁的年轻姑娘杜大改。……
到歇晌的时候了,她们又各各赶回家去,做饭、喂孩子、喂猪、喂牲口、喂兔子、打扫院子、收拾屋子……自己急忙忙塞下一碗饭,带着块玉米饼子又赶回地里。
天色已经全黑下来。赵巧的大娘新盖的砖房里点起了油灯,支部委员们在这里开会研究村中明年生产规划的问题。沈士才大娘忙着去参加村里的辩论会,边清香和李英信,在召集队员们布置明天的生产任务。
夜深了,热烈的争辩已经结束,人们带着一天的疲劳愉快地躺在炕上休息。而农村小屋中勤劳主妇们的一盏盏油灯还在亮着。这里,沈士才大娘戴着老花眼镜,在一针针缝那带狮子头的小帽;这是她的副业生产,今年冬天准备卖二十多元。那边,朱玉荣在赶一家大小九口人的鞋底。边清香在纺线织布,李英信在趁着月光推碾子。这时候,在华北的山区、平原、海滨和低洼地区,有多少妇女在灯下纺棉、织布、掐草帽辫、织草席、编蒲包、织渔网和纺石棉!她们勤劳的双手,做出了多么出色的成绩!五十六岁的赵巧的大娘除了领导全村工作,自己养猪积肥、割花柴皮、打榨豆、割草,一年还做了一百三十个劳动日。朱玉荣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农闲时作了大小鞋十四双,拆洗棉衣十九件。今夏挂锄时又做了九双鞋,缝好冬季棉衣十四件。自己还参加农业生产,从今年3月到9月出工一百九十五天,做了一百一十五个劳动日。边清香今年挣了一百六十五个劳动日,还喂了二个大母猪,九个小猪,十一只鸡,一只羊和伙喂一头驴。而二十多岁的姑娘杜大改和她妹子一起一年竟做了四百二十个劳动日,顶得上村里最棒的小伙子了。
而当忙了一天的沈士才大娘总算躺下来休息时,急促的敲门声又把她从热被窝里叫了起来。有人在门外焦急地催着她快去迎接一个新生命的降生。原来她还是新式接生站的站长。
节约一两米和一寸布
国家供应河北省农民的口粮不算富裕,每人每年三百六十斤。一心只为自己打算的富裕中农大叫大嚷起来了。少数不会过日子的农民也真地会拉下点饥荒。看看沈士才大娘怎么吃粮食的吧。她一家五口,按活作饭、按人下米,按季节按天将粗细粮、代食品调剂着吃。春天农活刚开始,她采集榆叶、柳叶掺着吃(她多么会爬树采叶啊,人送她“净树王”的外号)。夏天天热活儿重,她家吃麦子配上北瓜、豆角和粗粮。秋后天凉活儿少,她家一天吃二顿。为了全家吃的好,口味新鲜,她那双能干的手会做出多少样饭食来啊。早上刚吃了山药菜饭,下午吃山药面条,或者放上一半菜一半面做菜饼子,再熬点米汤当稀的。今天吃了萝?干饭,明天用萝?馅玉米面蒸皮薄馅大的菜团子,后天又炒萝?条饭,包山药面饺子,把山药切成片烙黄烙烙吃。就这样她一家吃得又省又好,一年节约下五百斤粮食,今年麦收分四百五十斤麦子,到眼下还有二百多斤留着过年过节吃咧。
“一斤玉米一千四百五十五粒,一个人浪费一口饽饽,十粒玉米做得出不?”河间县的合作社主任周玉香在和社员们算着这笔账:“一个人省下十粒,全社一千零五十六人,一天就省七斤四两,八个月就省一千七百四十斤,够五口人吃一年的”。账不可细算,这一来社员们明白自家浪费的漏洞还多得很,全村二百一十户订出节约计划,打算半年节约一万一千斤,作为各家的储备粮。
今年国家供应的棉布量比去年少一些,又有人在叫起来了:布票不够哪,穿衣怎么办?让这些叫喊的人来看一看抚宁县潘荣坤大娘的鞋吧,这原是人家扔了的布帮胶底鞋,她拣来改造一下,一双鞋帮前后左右接了十六块布头,纳着一行行整齐的针线,看起来又结实又好看。她一家五口的鞋都是这样利用废物,去年光鞋面布就省下五尺。蓟县冯大娘一家六口去年一年只用布四十九尺,省下八十三尺布票。她家孩子很少做新衣服,都是用大人的旧衣改做。大人的衣服棉改夹、夹改单。一家人还穿的很整齐,有新有旧,有棉有单。下地干活穿旧的,过年过节走亲戚赶集穿新的。
年轻姑娘总喜欢穿一些新衣服的吧,尤其是在自己劳动有了收入的时候。任丘县的杜大改却不是这样。尽管她挣的工分很多,她1951年做的一件蓝褂子穿到现在,一共染了六回。姊妹二人夏天只有一件新洋布衫,冬天只有一件新花棉袄,都是谁出门谁穿。今年她妹子出嫁,她娘要把存在合作社的钱拿出来给她妹子置办嫁妆,大约要花八十七元。她家力量本来办得到,她也愿意给妹子买些东西,但是她想到社里正需要用这笔款,她说服了她娘和妹子,只花了八元钱买些零星东西,节约了七十五元。
赵玉兰的两年
“会打会算、钱粮不断”、“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石家庄市华新纺织厂工人家属赵玉兰,如今可体会到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家务的重要了。
她小时因家里穷,十三岁就结了婚、婆家也很穷,娶到第二天,她婆婆就出门要饭去。后来她一家都给地主家当牛马。解放后分了房又分了地,她丈夫又上工厂当工人。1956年她随着丈夫来到石家庄,丈夫工资又由六十元增加到七十五元。这时她就想,过去那么苦,现在有钱了,可该享受享受了。所以她就见什么买什么,孩子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光孩子们的零花钱一天就得两三毛。她买鱼一买就是五、六斤,买肉一买就是四、五斤,牛肉一次就买一竹篮。就这样,每半月的开支,只花六、七天就光了。没有钱就东借三元,西借两元,共借了一百八十元的外债。她吃粮食也不打算,好吃烙饼,打卤面,不吃稀粥菜饭,一个月粮食就亏空十三天。没有粮食一家人就下饭馆,一人吃碗饺子又吃不饱,要吃好的钱不够,就买大米饭泡酱油吃。穿衣服呢,去年一冬她没有穿上棉衣,上身穿件夹袄套上两件单衣,下身穿条破绒裤和条单裤。她丈夫为她过着这种富三天穷半月的日子也很有气,夫妻俩经常闹气。
今年1月石家庄市妇联号召妇女开展勤俭持家,工厂家属委员会举办过好日子的经验交流会,动员她去旁听;使她受到很大教育。尤其是她本街孙福海的事打动了她的心。她想:“人家孙福海每月收入六十一元,也是五六口人,日子过的挺好,还月月有富裕。自己家里收入比他多,人口一样,怎么老拉饥荒?”她下定决心要学人家的样。她丈夫见她转变过来,十分欢喜,便帮她算细帐,订出每月开支的计划。
从此,她把上半月发的工资先买下一月的粮食。下半月的工资还账二十到二十五元(账还清后便存入银行),给吃乳的孩子买乳粉、白糖用七、八元,剩下的留着零花。在日常生活中她首先注意节约粮食,粗细粮搭配吃,干的稀的搭配着吃,饭里多掺菜,有时她还到地里拔野菜包馅吃。这样一来不仅粮食够吃了,还省下七、八元的菜钱。孩子也不花零钱了,每月又节约六、七元。她又拾了好多柴草树叶,今年一夏天没有买煤,这又省下三元。穿破了的袜子也不再扔掉,她把它拆开缠线,也能省一、二元。就这样处处打算,有计划地安排家庭用途,不到一年,一百八十元的债款还清了,银行还存了一百元。又买了新被子、褥子,一家大小都穿上了棉衣。这是怎样巨大的变化啊!
三全其美的好事
“傻闺女”,有人看到杜大改把今年决算分红的一百三十元又打算向社投资、支持社里水利建设的时候,“好心好意”地劝着她:“你苦干了这么些年,找婆家也不带一点走呀!钱投到社里也不过给你记笔账,还不如买点衣服穿,买点心爱的东西哩”。大改却不这样想。她说:“社就是我的家。刚刚建起二年,家底还很薄。我投下资,社办好了,我家生活也会改善。再说我家只有姊妹二人,父母年纪都大了,我们都出嫁了,父母要成了五保户,不是给社增加负担?我们现在向社投资,可以作为父母将来的生活费”。就这样,大改年年向社投资,已投了三百二十元。
许多积极分子认识到勤俭持家,不仅仅对自己家好,对国家、对合作社也好,是三全其美的好事。她们说:“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国家富强了,合作社富裕了,我们各家也会过富裕的生活。”她们自觉地把自己家庭的命运和国家、合作社的命运扭结在一起。不是解放,赵玉兰不还在侍候着地主的大烟鬼老婆,被她用条帚抽打吗?不是有新中国,杜大改就得送给人当童养媳,她年老的父母哭干了眼泪也讨求不到衣食。没有合作社,赵巧的大娘能住上她的新砖房吗?没有合作社,潘荣坤大娘也修理不起她那破漏了十多年的房屋啊。因此,献县的冯新芝一家四口辛勤劳动,全年收入六百三十二元,她节省开支,只用三百一十七元,富余三百一十五元,她在银行存了一百元,余下的都投入合作社。邯郸县的周庆云一家八口收入一千二百六十元,除去开支五百元,六百元存信用社,一百元投资合作社。
在这些勤俭过日子的新家庭里,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勤劳俭朴的下一代也正在成长起来。河间县边清香的二个孩子,放学后不用妈妈嘱咐,就背起筐去打柴拾草。新乐县李英信的十岁小闺女,跟着她妈妈学会了量米做饭,还学会做饭时抓出一把米存起来。她说:“我要当个节约模范,也上省里开会去”。石家庄市铁路职工家属张佩珍平日注意储蓄,她大点的孩子也都将过年过节或平日姥姥舅舅给的钱一分两分地攒着,凑够一角就交爸爸存起来。今年买公债时,爸爸在站上买了一百五十元,妈妈将自己从生活费中攒的钱买了二十元,四个孩子也都拿出平日的积蓄每人买了一元公债。孩子们说:“多买公债,国家多办学校,多开工厂,我们大了,好像爸爸一样上班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