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阅读
  • 0回复

谈勤俭持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6
第8版()
专栏:

  谈勤俭持家
  知非
勤俭建国,同时应该勤俭持家。理由很简单: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个人是家庭的成员,我们今天的社会,某一个人生活得不好,某一个家庭处理得不妥当,都是给政府添麻烦。因为今天的人民政府对于每一家,当然包括每一个人,是完全负责的。
家庭生活处理不好,给政府添麻烦,还不算;更重要的:咱们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正在开展,要把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状态,改变成为繁荣富强的新社会,就需要省吃俭用,积累资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也就是说还需要一段相当时间和艰苦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责任。
勤俭建国既是全国人民的任务,勤俭持家,对女同志来说更有特殊意义。简单地说,就是家务劳动,这正是我们中国优良传统之一。从勤劳方面说,自古以来的劳动家庭,必然是“男耕女织”,小说戏剧中的牛郎织女,便是最普通的象征。除了劳动之外,还要把家庭事务处理好。在今天家务劳动就更具有社会意义,因为它是勤俭建国的基层工作。
不必讳言,也有少数妇女,特别是妇女中的知识分子,一向轻视体力劳动,尤其看不起家务劳动,认为是家庭琐事,不屑去作,更有认为是下贱的,是没有出息的,把操持家务说成是婆婆妈妈的事,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思想。真正劳动人民的家庭,莫不重视“油盐柴米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勤俭持家,并不是不吃饭不穿衣,它的精神是反对浪费,是量入为出,其目的是把家庭生活安排好。我们坚决反对有些人所过的“富三天、穷半月”那种漫无计划的生活,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算不到就得穷”,这确是经验之谈。在家庭生活中,最主要的是要有计划,我们看许多勤俭持家的模范事例,她们都是从精打细算入手。
每一个家庭若能勤俭,她们不止节省了用电、用煤、用粮、用布的开支,并且还为国家增加了工业原料,这便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古人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匮是不缺乏,只有勤劳才有收获。又说:“俭以足用”、“俭则不夺人”,足用是不至于不够;不夺人是不想剥削人。只有俭省才能够细水长流。这些话在今天还有它的意义,尤其是“不夺人”的意味深长,它肯定必须先能勤俭,才有可能去掉剥削思想,它的反面是奢侈,是怀着无限度的欲望,这样,很自然地会产生剥削思想。
我们为什么希望每一个妇女都能勤俭持家?因为它不只是使家庭生活过得更幸福,同时还有助于勤俭建国,这是伟大光荣的历史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