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6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雾
  秋风
在秋冬的季节里,当你早起开门外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茫茫大雾,如洋似海地笼罩着大地,有经验的人就说:“今天又是好天气”。
那么,雾是怎样生成的呢?原来它和云一样,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的就成云,悬浮在地面上的便是雾。也可以说云是高空的雾,雾是地面上的云,它们是“两位一体”的自然现象。
但是,就它们存在的环境和反映出来的天气来看,云和雾则又是显然不同的。云是在天气不稳定,气流上升冷却凝结而成的,所以有云的天气多阴雨。古人云:“云腾致雨”就是这个道理。而雾仅存于地面,生成时不需要空气的对流上升,天气是稳定的,所以有雾天多晴明。谚语“七雾九晴”说的是很对的。
雾的成因很多,种类不一。我们冬季最常见的一种叫“辐射雾”。它是由于夜晚天空晴朗无云,地面散热无阻而很快冷却,近地面空气也因受到影响而温度降低,一部分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所以,要造成辐射雾就必须是晴夜少云,地面能迅速放热,影响低处空气层温度的降低,造成一种“逆温现象”〔注〕,这样,可以保持气流的稳定而不致上下对流;其次是空气必须很潮湿,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再者,要有适当的弱风,风不能过大,也不能完全没有。过大则使逆温破坏,无风则使雾滴落地。同时,空气中也要有大量的微尘存在,使水蒸气能围绕着尘埃进行凝结。只有当这些条件具备时,才能形成辐射雾。
辐射雾一般在早晨最浓,因为这是一昼夜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水蒸气凝结量最多。当日高地暖,气流上升,打破了逆温现象,雾就随之消失,接着是晴朗好天。所以有个谚语说得很中肯:“清早雾,晒破肚”(言其天晴日暖)。实际上这种清晨的辐射雾,正是晴天的产物。
常见的另一种是“平流雾”。它是湿暖空气在水平流动经过冷地面的时候,因温度降低而凝结成雾。它不要求像辐射雾那样多的条件,出现的时间也不一定,一般多在白天。
此外,在河谷湖沼地带,也常见到一种模糊不清的雾,这是一种成因特殊的“蒸气雾”。它不是由于空气的冷却,而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增加而形成的。做饭时掀起锅盖,白烟上冒,实际上就是一种小型的蒸气雾。在河湖的水面上,由于白天受阳光照射,水温增高,大量水蒸气飞向空中,也形成了蒸气雾。
其他尚有“膨胀雾”、“混合雾”等多种,因道理繁琐,且不常见,不再赘述。但是当知道了雾的成因之后,就可以掌握短时期内的天气变化了。
〔注〕大气温度本是自下而上逐渐递减的,如果出现了下冷上暖的局面,叫做“逆温现象”,或者叫“温度逆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