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山西洪洞大槐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7
第8版()
专栏:

  山西洪洞大槐树
  吕建中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华北民谚
傍晚,我独自站在大槐树底下,头上是肃穆的烈士亭,脚下是静静的汾河,汾河对岸的吕梁山像一个巨人似地挺立在火红的晚霞里。
一列从洪洞车站开出来的列车突破了黄昏的宁静,旅客们从窗口探出头来亲切地望着这棵古槐。列车留下来浓烟,在大槐树上空翻滚着,不断变幻着色彩,给这个富有神话传说的地方增添了一种引人沉思的景色。
这大槐树不仅山西人民熟识他,冀鲁豫陕等省沿黄河流域的人们也常常怀念着他。相传元朝末年,黄河中下游居民在异族残酷统治下,大多死于天灾兵祸,成了赤地千里的局面。那时山西洪洞一带山河宁静,人烟稠密,官家便以这广济寺大槐树下为集散地,征集当地居民迁往他省,在那些荒芜地带重建家园。人们从这里勇敢地去了,却深深记住这棵浓荫蔽日的大槐树。因此在黄河中下游居民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两句亲切的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从大槐树底下挺身走出的人们现在已经在黄河流域生活过几个朝代了,他们经常以自己的祖先那种奔赴异乡,征服困难的勇敢精神而自豪。为了实现祖先在黄河边上建立幸福生活的愿望,他们世世辈辈用血汗灌溉着那里的土地,却又世世辈辈在那黄水泛滥,饥寒交迫的惨苦日子里挣扎、叹息。直到解放以后,随着根治黄河这一历史创举的兴工,黄河边上大放光明了,那被驯服了的黄水流过的原野上到处是欢笑,到处是建设者的喧闹声。
记得有一次,一个初秋的黎明,河南郑州一带黄河边上那一排排高大建筑物的电灯光还没有熄灭,朝霞却已经映照着那滚滚的黄河水了。我穿过一片迎风抖动着的,用白帆布搭起的临时工棚,走到那绿柳成荫的河堤上,几个黄河水利工程人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关于洪洞大槐树的传说。一个满脸皱纹的老石工讲述着在元代一个大荒年里,他的祖先如何从大槐树底下来到荥阳县,住在一个山洞里,后来又如何和当地少数幸免于死的人们在一起开荒种田。另一个年轻人从他的笔记本里拿出一张洪洞“古大槐树处”的照片给大家看,他说这照片是解放前他的祖父托朋友从洪洞县城里买来的。他幼年时候,祖父常常看着照片上那棵已经死去的,但还是那样挺拔的古槐告诉他,这古槐已经是从明朝以来重栽的第三棵了。光阴飞逝,几经沧桑,可是黄河水依然不肯驯服,人们的日子依然凄楚悲凉。……因此他高中毕业以后,就按照他死去的祖父的愿望,参加了治理黄河工程。他的先人们没有能够实现的理想今天要在他这年青的一代的手里实现了。
黄河流域的人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的,却是你们所怀念着的大槐树底下的变化。我登上大槐树身旁的广济寺平台四处眺望,周围有的是新修的铁路、工厂,有的是正在开发的煤矿,他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着和平劳动,过着幸福的社会主义生活。只要听一听那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名子吧:大槐树、东方红、虹光、雄火、钢铁……这些农业社像是满天的星星,又像是从大槐树下喷射出来的万道光芒。自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公布以后,这些农业社就更活跃起来了,社员们白天在汾河岸上愉快地劳动,夜晚又聚拢在扩音器下听广播。此刻,四周是那样的宁静,但我却仿佛又听到了钢铁农业社那红色的锅驼机在轰鸣,我耳边仿佛又在沸腾着雄火农业社社员们在辩论十年远景规划时那种欢乐的喧嚷声。
大槐树底下的人们和黄河流域的人们不断被从报纸上看到的和从广播里听到的相互的胜利消息所鼓舞。近来,他们又在寻觅一些实际的联系了。不久前洪赵县曾派出了他们的“大槐树蒲剧团”到黄河流域去和他们所怀念着的人们见面,“大槐树剧团”到了哪里,那里就是一片欢呼声、赞扬声,人们到处用“老家的剧团”这个亲昵的称呼来接待他们。
火红的晚霞渐渐变成了绛紫色。那边大槐树农业社的打谷场上传来一阵轻悠的歌声。我轻步踏进那边土岗上的烈士亭,六块石碑魁梧地站在我的面前,我一眼就看见第一支石碑上那两行动人的诗句:
歼敌灭寇实壮烈
洪崖古洞出英雄
这两句诗一下子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无地无战争,无日无枪声”的年月里去了。一些差不多已经消失了的但又很熟悉的遥远的记忆,使我对石碑上铭刻着洪洞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自卫战争当中的壮烈事迹的碑文感到特别亲切。看吧,反扫荡斗争,反清剿斗争,反抢粮斗争,反挖壕斗争,反奴化斗争,反封建斗争,反伪顽斗争……这是对给祖国带来无穷灾难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烈控诉,也是对党领导人民在整整一个革命时代里进行的一系列的、惊天动地的斗争的赞歌。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这汾河两岸何地不曾染过烈士的鲜血?这被人们怀念着的大槐树下又何曾一日安宁?想到这里,就不能不使人越发感到眼前的和平生活的可贵了。
我怀着留恋、崇敬的心情走出了烈士亭,四周依然是那样宁静。当暮色开始笼罩着这大槐树的时候,那边洪洞城的万盏灯火,和那霍山背后升起来的一轮明月,又还给大地以光明。(附图片)
  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处 吕建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