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先拣芝麻后抱西瓜 领导负责亲自动手——铁道部整改工作由慢到快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9
第4版()
专栏:

  先拣芝麻后抱西瓜 领导负责亲自动手
  ——铁道部整改工作由慢到快的经验
 本报记者 穆扬
铁道部机关直属四十多个单位,10月中旬,先后转入着重整改阶段。由于思想动员作的比较深透,11月中旬,群众就贴出大字报二万多张,提出意见五万多条。形成了群众性的鸣放高潮。从这时候开始,他们及时地转入着重处理群众意见的工作。到11月22日止的一旬间,只整改全部意见的15%左右。但在11月23日到12月5日,除个别单位因特殊情况不计外(人民铁道报等即将撤销,铁路文工团去外地演出),其余各单位的整改平均数字,都迅速地提高到了89.5%。比过去一旬间,提高了四点八倍。从整改的质量上看,也比前一段时间有显著的提高。从而使铁路系统和铁道部机关内部的许多问题,整批地得到解决。
铁道部党组和整风领导小组,在群众性的鸣放高潮到来后,一直就非常重视整改问题。并且对某些整改不力的单位提出了批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铁道部的整改工作,在11月22日前后两段时间里,在整改的数量和效果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呢?
原因就在于:开始时缺乏经验,不少单位形成了芝麻、西瓜一起拣,核桃、葡萄一口吃的局面。个别单位(如电务、航察设计事务所),还想先解决人员下放问题,然后再进行一般整改。所谓“西瓜”和“核桃”,就是体制机构和方针政策方面比较难解决的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群众需花费很多时间,准备意见,进行辩论。领导干部和群众都被重大问题的争辩拖住了,就很难腾出手来拣芝麻。所谓一般问题,包括着行政业务、干部作风、党团工会工作、人事工资以及生活福利等方面的绝大部分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群众评价整改,自然先从这些方面着眼。这类问题整改进度很慢,就会影响群众情绪。这就是“没抱住一个西瓜,先漏掉了一把芝麻”,或是说“没等吃到核桃,先放坏了一堆葡萄”。而集中力量,迅速解决大量的一般问题,效果显著,立竿见影,会大大鼓舞群众的热情。11月22日,铁道部整风领导小组向所属各单位整风领导干部传达了中央国家机关党委关于整改工作的指示,并且进一步提出:必须在11月底以前,造成群众性的整改高潮。整改数字要达到80%以上。这种措施,支持了群众的革命要求,群众也就更加热情洋溢地投入了整改工作,很多人都加班加点,甚至星期日也不休息,紧张地研究和处理群众意见。整改高潮很快地就形成了。
11月22日以前,铁道部各单位在整改中采用的是按部就班的常规办法。机务局的作法是:对于群众提出的批评或建议,一般先按照性质分类,交由主管人提出改的意见,再由科长审查,由局领导批准,然后向群众公布。用这种办法整改,虽然也吸收了一部分群众,但数量较少。广大群众在鸣放高潮中形成的革命热情,反而无处使用。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方法,不适于这样的群众运动,也就难以避免它的缺点。许多单位提出的处理方案中,都发生过一些处理错误、答非所问、丢三掉四、态度生硬等现象。采用这种办法,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需经过局领导上审查通过,所以进度非常迟缓。有时一个上午只能审查通过两三个问题。党领导的这次整风运动,本来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办法既然吸收的群众少,领导干部和群众就彼此都受不到更多的教育。这就部分地失去了这种意义。11月22日以后,铁道部各单位改变了上述办法,采用了更广泛的群众路线的办法。各单位运用的具体方法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充分发挥群众力量,使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集体讨论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精神。以机务局为例:他们运用的具体办法,就是“主管人提出意见,全科(室)进行讨论;通过后由科长签字交片会审查;片会审查通过后,一般问题即公布处理方案,少数较大或是有分歧意见的问题,最后由局领导批准公布”。机务局组织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包括重大业务问题等)、党群工会的(包括干部作风等)等六个片会,都是由有关的科级领导干部和整风领导人员组成的。局长亲自领导有关方针政策问题的这个比较重要的片会,处理意见经过科室群众讨论,再经过这样的片会审查,集中了更多的群众智慧,就必然会减少处理中的错误和缺点。运用科采取旧办法处理问题时,曾因处理不当,被局领导小组连续退回过九件,改用新办法后,处理过的近百条意见,只有一件因手续不合被退回。过去问题处理慢是因为参加整改的人少,忙不过来;改变办法后,参与这个工作的人多了速度也必然会提高。机务局就比从前提高九倍。过去工厂局处理问题也很慢,后来有一天就处理了一百九十件。这种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办法,领导干部和群众,都会从中受到更多的教育。在处理群众意见中,很多人都联系到思想作风上的缺点,进行了检查,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等毛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不但使一些领导人明白了整改方法的重要性,还会使他们更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作用。
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是铁道部这次整改中的另一个特点。从整改阶段刚开始,滕代远部长和党组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党组经过仔细研究确定:各单位每两天向部汇报一次整改进度,每三天向主管的党组领导同志汇报一次整改情况;党组每三天举行一次研究整改的会议;整风办公室依照党组成员的分工,派出六个巡视小组,到各单位检查工作。这些工作,都使部的领导上能够及时地了解运动进展的全貌,也使他们能够提出更切合实际的领导意图。中层领导干部处在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随时注意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是保证全部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滕代远部长在两周以内,向科长以上的党员干部作过两次报告,并且亲自听取过一些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帮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卫生局开始整改后,在讨论整改方案时,除少数科级以上干部外,一般群众和原提意见的人,都没有被吸收参加。而后来,局的领导上又因为某方面的鸣放意见还不深透,竟完全停止了整改,要等鸣放完了后再一并整改。因此,在11月22日以前的二十天内,他们对千余条群众意见,只研究了三十条,质量还很低。滕部长从巡视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在一次党员干部会上,对他们提出了批评。局长刘夕青同志当时没有虚心地检查自己的责任,反而为此同巡视组的同志大发脾气。22日,滕部长就把刘局长和巡视组的同志找来,详细地听取了两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地帮助刘局长认识到在整改中没有走群众路线的缺点,以及自己的骄傲自满情绪。这不但支持了正确意见,而且迅速地扭转了卫生局整改不力的局面。卫生局从第二天发动群众全力投入整改,11月底,整改数字就提高到90%以上。在群众意见同领导意图不尽一致的情况下,领导干部还能帮助整风领导机构随时调整工作部署。办公厅在转入整改阶段后不久,群众就贴出了几十张大字报,揭发了党员干部魏文德的许多恶劣的资产阶级作风。“先处理这个问题,会不会分散群众对重大问题的注意力,会不会使群众忽视对更高的领导干部提意见?”这是当时办公厅整风领导同志的主要疑虑。因此,他们难以决定,这个问题是马上解决好,还是留待第四阶段解决好。滕部长和党组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只会更有利于重大问题的鸣放和整改。办公厅的领导同志接受了这个指示,交党组织和群众反复讨论后,由党组织开除了魏文德的党籍。情况的发展说明,这样作是完全正确的。在处理魏文德问题的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有关干部作风的意见,增加了四百六十七条。而在11月22日到12月5日,办公厅的整改数字也超过了部定指标。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还便于领导上调整日常工作和整改的关系。11月22日以后,党组发现个别单位对日常工作安排不当,影响整改进度,就及时提出:为了集中整改,能缓办的日常工作,可以缓办。领导上发现好的整改经验或缺点,立即通报表扬和批评,不仅鼓舞了先进单位,也推动了落后单位。党组向各单位介绍了机务局发动群众进行整改的经验后,办公厅的同志就贴出一张大字报,要本单位的领导上,赶快运用这个经验。11月22日以后的两周内,党组向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作的两次广播讲话,整风办公室发出的十三次通报,就都贯彻了这样的表扬和批评。与此同时,各局的领导干部,也都注意了领导干部亲自动手问题。机务局局长除领导局的一般整改,还亲自掌握着一个重要的片会,和群众一起研究问题,发现缺点,也都及时作了纠正。
铁道部考虑到在很短的时间里,解决成千上万的问题,缺点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在集中整改告一段落后,就组织群众看公布的整改结果,座谈对整改的意见和体会,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发现处理不当的问题,以便重新处理,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使广大群众从思想上巩固整改成果。
现在,铁道部的集中整改已经告一段落,并且开始了紧缩机构和人员下放等问题的专题讨论。通过这次集中整改,群众的革命热情又提高了一步。可以预期,铁道部在解决这类重大问题时,一定会得到群众更大的支持,使问题解决的更迅速、更顺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