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文化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9
第8版()
专栏:

  文化下乡
  刘丰
最近下放到农村的一些干部在生产上都比较热情肯干,都有决心搞好生产,学习农业技术,努力在劳动生产中锻炼和改造自己。这些同志虽然在生产上顶不上老乡,可是都能主动挑重活干,吃苦耐劳,力气也的确练出一把来了。有的下放干部不甘落后,在劳动生产上还和社员展开竞赛,比劳动的质量和速度。有的下放干部刚来不久就以劳动好而在全社全乡知了名,他们的事迹为大家颂扬。在老乡方面也都是不肯让下放干部干重活,总是挑轻便的活来分配,劝大家多休息,唯恐给累坏了。还安慰那些心急好强的同志,说:“我们也不是一两年干出来的。”真可以说是关心备至,超过了对自己子女的爱护。
农民是关心下放干部的健康和进步的,可是农民却也希望下放干部搞一些脑力劳动,拿出一些文化和知识来,不管是政治思想方面的还是社里业务方面的。例如社里的会计工作,医务工作,扫盲工作,文娱活动,研究生产技术,水利灌溉、肥料、土壤,以及讲解四十条纲要,帮助整社、整党、整团,编写整风简报,作调查研究和整理材料等等的事。这些事,下乡的干部应该义不容辞地协同社员搞好一些脑力劳动,这也完全是无可逃避的责任。
既然是知识分子干部下放,除劳动生产外当然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自己原来的业务,贡献出自己的文化和知识。有些同志一味地强调自己是来劳动生产的,拒绝社里和农民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做那些力所能及而又需要的工作,这就不对了。
如果结合下放干部的特点,各展其所长,这就使大家更感到大有用武之地,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和群众的关系,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这样自然也就会了解到在农村中生产工作的意义、乐趣和前途。
下放干部的任务是艰巨而伟大的。大家不仅仅要做到在农业生产上的支援,而且要使文化和知识下乡,大大开展这些地区的文化工作,造成一个热潮。
愿下放的干部,在以劳动生产锻炼改造为主的前提下,结合农民的迫切需要和自己的特长,好好安排一下生产以外的工作。这样就既在劳动生产中受到教育,又理论结合实际地锻炼和改造了自己,体会到书本上所没有,机关里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