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联系群众的好榜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3
第3版()
专栏:

联系群众的好榜样
本报评论员
我们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向大家推荐天津东亚毛麻纺织厂党员同志们加强同群众联系的消息。
东亚毛麻纺织厂的消息所以令人高兴,是因为这个厂的党员同志走在一般厂矿企业的前面,大家一齐动手有效地打倒了一个坏主义——宗派主义,同时也大大缩小了另外两个坏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活动市场。
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一直是我们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进展的重要保证。目前部分党员中的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妨碍了党的紧密联系群众这一原则的贯彻,造成了工作中的一些损失。在新党员中,由于不少人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东亚毛麻纺织厂在解放后发展的近三百个党员中,有一部分人在入党以后,特别是担负了某些领导工作以后,便同群众疏远了。造成这种现象有一些客观原因,例如他们参加会议多,社会活动多,工作比较忙,同时群众对他们的要求比过去高了,同他们接触也不像过去那样随便了,等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这些同志对于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树立起群众观点,没有学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有的人满足于单纯用“例行公事”的方式去进行工作;有的人甚至盲目骄傲自满,看不起非党群众。这都造成了脱离群众的不良后果。群众批评这种现象是完全应当的。
党中央不止一次地教导我们:党员要认真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因为群众的知识、经验是极丰富的,群众的创造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必须首先向群众学习,然后才能领导群众而为了不断地向群众学习,我们就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如果我们从群众中孤立起来,我们就会耳聋目瞆,当然更谈不到去领导群众了。有人在入党以后就自以为了不起,认为同非党群众“说不到一块儿”,不愿意去接近群众,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即使是对某些比较落后的人,也不应该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应该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那些自以为比群众高明的同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一想,难道你天生的就合乎党员条件?你不也是在党的教育帮助下才有了进步的吗?
党中央不止一次地教导我们:我们党的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努力。怎样才能去启发群众的自觉?先决条件就是紧密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半年不同群众谈一谈心,见了群众怠答不理,哪里还能去启发群众呢?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信空前提高,党所提出的主张,群众都能努力去实现。有的同志就误认为,现在只靠行政方式便可以进行工作,不需要再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发动群众了。可是,看看实际情况,就说厂矿企业的情况吧,凡是有大量合理化建议、新纪录、创造发明出现的,不都是充分发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的结果吗?在今天,单靠行政方式也许能勉强进行工作;但是要想把任务完成得很好,要想使工作得满分,离开紧密联系群众、深入发动群众还是不成的。
这些以为单纯靠行政方式就可以进行工作,骄傲自满、看不起非党群众等思想、观点,都是毫无根据的,都是履行党员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义务的障碍。坚决破除这些思想,切实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在整风中彻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
东亚毛麻纺织厂消息中另一个令人高兴之处,是这个厂的党员同志们找到了加强同群众联系的好办法。他们的作法是:积极恢复同群众原有的密切关系,广泛地同非党群众交朋友。从“恢复关系”入手,是一个加强同群众联系的很方便的办法;广泛地同群众交朋友,更应该在全体党员中大力提倡。每个党员都多交一些知心朋友,并且长期坚持下来,我们党同群众的血肉般的联系就将更加密切了。这样既可以使党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要求,又可以及时深入地把党的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将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当然,交朋友要花一些时间,会碰到一些困难,然而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情,对于共产党员们来说,是应该做、也完全能够做到的。
最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个伟大的任务:在今后十年到十五年内,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现在我们党虽然已经有了一千多万党员,但是在全国人口中仍然只占极少数。仅仅依靠党员的力量是不能完成这一光荣而重大的任务的。如果各个单位的党组织都能像东亚毛麻纺织厂的党员同志们那样,在整风运动中认真加强同非党群众的联系,并且在今后坚持不懈地把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那末,我们就将会顺利地按照中央指引的目标,在我国建立起宏伟的社会主义大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