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全体委员会议确定 加强领导协助政府贯彻侨务政策 团结归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3
第4版()
专栏: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全体委员会议确定
加强领导协助政府贯彻侨务政策
团结归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新华社厦门22日电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最近在厦门举行第一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审查了一年来的会务情况,提出了1958年的工作方针和任务,讨论了侨联如何贯彻侨务政策的问题。
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在会上致开幕词说:全国侨联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团结教育归侨、侨眷和侨属子女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最近全国人民掀起一项“上山下乡”、积极参加劳动生产的浪潮,他号召归侨、侨眷应该毫无例外地和祖国人民一样,向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会议听了全国侨联副主席方方传达华侨事务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关于当前侨务政策的报告,和关于“1958年侨联的工作方针和任务”的说明,听了全国侨联副主席庄明理关于一年来会务概况的报告,会议利用小组会、大字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了关于审议全国侨联1957年工作报告和1958年工作方针任务(草案)的决议。
委员们一致表示全部接受华侨事务委员会关于当前侨务政策的指示,决定在今后会务中全力为贯彻执行这些指示而努力,并且把它作为各级侨联工作的基本路线,同时还要经常注意和警惕地批判任何离开这一社会主义侨务路线的各种倾向。
会议认为,全国侨联一年来工作有开展,取得了不少成绩。无论在团结教育侨眷和归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接受华侨、侨眷和归侨的各种委托代办事项等服务工作上,都起了一定作用。但存在有缺点和错误,如对各地侨联的帮助不够,没有及时了解各地侨联的工作情况,对于各地侨联工作上遇到的困难,没有加以分析研究,求得合理解决等等。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侨联组织的性质:它是一个各阶层归侨参加的人民团体,主要是由新归侨参加组成的群众组织,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党和政府贯彻侨务政策的助手。因此,会议要求各地侨联在整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整顿改造侨联的组织。侨联的领导核心,应该由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和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进步分子组成,并应适当安排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其他人士。同时,要吸收在反右派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人,特别是吸收归侨中的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参加侨联的领导工作,使侨联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贯彻侨务政策的助手,成为团结和推动广大归侨、侨眷同全国人民一起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事业,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民团体。
会议指出,当前全国侨联和各地侨联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动归侨、侨眷和归国华侨学生进一步参加社会主义大辩论,深入开展各级侨联内部的反右派斗争,使他们进一步明辨大是大非,逐步削弱和肃清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克服轻视劳动、轻视农业生产,铺张浪费、向往城市生活的思想倾向,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树立劳动生产、勤俭持家的思想,号召他们愉快地上山下乡参加劳动,并在劳动中逐渐建立起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逐渐消除脱离群众的特殊思想。
会议认为,侨联应该在侨眷、归侨社会主义觉悟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归侨、侨眷和当地人民一起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争取大丰收,为逐步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根本改变侨区面貌而努力。在当前,应该鼓励侨眷、归侨把侨汇余资用在家乡兴办中小型水利和水电站上;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归侨、侨眷在侨乡投资兴办小型肥料厂,并努力养猪积肥,争取在1958年内每户侨户养一头到两头猪。
会议认为,侨联应根据国家安置归侨的方针,向住在城镇失业而要求救济或要求就业的归侨、侨眷,和考不上学校又没有升学条件的归国华侨学生及侨属子女进行宣传教育,鼓励他们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安家立业,指出这是今后安置归侨参加劳动生产的重要的方向。
会议认为,当前侨务政策中关于国外侨务方面的政策,是侨务工作为贯彻执行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我国与东南亚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扩大华侨爱国团结的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政策。侨联应当帮助会员和全体归侨、侨眷在思想上取得一致认识,忠实贯彻执行。
这次会议补选和增选了王捷臣、陈失因、翁会好(女)、张有权、傅维丹五位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和南美洲归国华侨为全国侨联委员。
这次会议是12月11日到19日举行的。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叶飞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并在会上讲了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