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他们需要热情的关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3
第4版()
专栏:

他们需要热情的关怀
季委
对于工作进展很好的地区,领导重视,层层表扬。上级负责人常常去,有问题解决得快。新闻记者去得多,有优点发现得早。这应不应该呢?当然应该。
但是,对于那些客观条件比较困难、主观力量比较薄弱、工作进展比较迟缓的地区,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在这方面还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任何工作的发展情况,都是不大平衡的,有较强较好的环节,也有较弱较差的环节。在工作中首先达到先进标准的单位、部门和地区,总是少数,但是等到大多数提高到先进水平时,这中间一定又会出现更先进的杰出者。抓先进的环节、带动薄弱的环节,这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领导工作的方法。但是从好些地方的情况来看,抓先进环节的工作作得比较好,如何去带动薄弱的环节,就作得比较差劲。常常是自流的,以为只要抓了先进环节,薄弱环节就会通通自动地带动起来。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有些地区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由于只注意抓先进环节,甚至在事实上更加削弱了对薄弱环节的领导。上级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和一般工作同志很少去这些地区,很多工作的典型试办常常不在这些地区。更有害的,是他们的特殊情况未被注意,他们的经验未被重视,一些领导机关在制订具体政策和确定工作部署时,常常只根据少数先进环节的情况。新闻记者也很少去这些地区,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很少反映他们的实际活动。这里确实存在一种不好的循环:由于他们工作发展比较差,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结果,真实情况反映不上去,好典型好经验,得不到表扬和提高;有困难有毛病,也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最主要是这里的群众和干部感到领导机关对他们的关怀太少,这不能不是影响干劲的一个原因。
领导上是不是真地完全忘掉了他们呢?当然不是。只能说是相对地关怀得不够。而另一种不好的作法,又常常抵消了那一部分比较微弱的关怀,就是有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在发号召、下指示和总结工作的时候,对这些地区批评多于鼓励,对他们的成绩没有看上眼,对他们的缺点又强调得重了一些。上级领导同志也不是完全没有到他们那里去,但是正如一位省委负责同志自我检讨时所说的:“我去了差不多有会就参加,也差不多有会就批评。”而领导机关的机关报,对这些地区不只报道少,而且差不多又偏向于“报忧不报喜”。这样一来,这些地区的群众和干部自然有些人愤愤不平,有的干部到上级去开会,据说也“情绪不高、抬不起头”。当然,这些同志的感情也脆弱了一点,但是我们怎能主要去责怪他们呢!
批评和自我批评自然是我们党的生活中一个最主要的武器。问题不在它重不重要,而在如何正确地使用它。对于一个工作进展比较差的地区,领导者对它们主要应该是鼓励,而不是批评。鼓励他们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纠正缺点,鼓励他们在不断前进中提高自己和改进工作。如果当他们工作进展较差、心情沉重的时候,领导上不鼓励只批评,或者不是在鼓励的前提下进行批评,就会更加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还应该看到,一个工作进展较差的地区,工作情况也是不平衡的,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处处都差、一切都差,在这类地区也有很突出很先进的部门和单位,也有很优良的成绩,也有很卓越的人物。领导者应该抱着满腔热情去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总结这些模范事物,用这些生动具体事例去鼓励他们。在薄弱环节里去找先进的因素,去找一切积极的因素,用本地区这种土生土长的好典型来推动这个地区的工作,比用其他地区的好典型,就更有说服力、更有实际意义。最可贵的,是它给了这个地区人民和干部以热情的鼓舞。
有的新闻工作同志,认为这样的地区,工作比较差,就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东西,这是不深入实际的肤浅的论断。实际上就在这样的地区,千千万万勇敢而勤劳的人民群众,同样在不断地创造着奇迹,成千成百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同样在废寝忘餐地努力工作,那里同样有伟大的英雄、有出色的模范,只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新闻工作同志说,这里差的是多数,好的是少数,最好的典型只是星星点点,因而认为这里的工作值不得表扬。这些同志在这时忘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新闻工作人员的责任,就是应该善于去发现这些星星之火,应该热情蓬勃地去为它煽风加柴,助长它的火势,扩大它的燃烧范围。新闻工作人员最可贵的新鲜事物的感觉正表现在这些地方。
报纸需要好坏对比的宣传方法,用工作好的地区的好典型和工作差的地区的不好的典型来进行对比,自然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只限于这种对比。我们还可以在一个工作好的地区里去找一个工作不好的典型来和它的好典型相对比。这样,对差的地区自然有教育作用,对好的地区也有警惕作用。也可以到工作差的地区去找一个突出的好典型来和它的不好典型相比较。这样,对差的地区自然有鼓舞作用,对好的地区也有教育意义。应该看到,在工作普遍作得好的地区仍然有不好典型,这个不好典型,特别值得提醒,这对巩固和提高工作好的地区的优良成绩,决不可缺少。而在工作普遍作得不大好的地区,这里的好典型也就显得更加可贵,这不只鼓舞这个地区的群众和干部,给他们以作好工作的榜样,给他们以扭转劣势的动力,而且也向全国人民表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的优越性,任何一个工作比较差的地区都有大大改善的希望,都有飞速跃进的可能。作为宣传鼓动的有力武器的报纸,应该千方百计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加油,不应该在实际上起着泼冷水的作用。
是不是对于工作比较差的地区就不需要进行批评呢?当然不是。严重的错误自然应该批评,一般性的缺点也需要批评。只是在这里更需要有分析有办法的建设性的批评,不需要单纯的指责,当然更反对那种伤害群众和干部自尊心的训斥。上级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既然比下级机关的同志水准高,他们的责任就不只限于能够更锐敏地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更重要是要正确地去分析这些缺点和错误,找出它们的产生原因,看出它们的危害性,而且研究出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和改进这些错误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下级同志更善于发现、分析和改正缺点,才能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锻炼干部和提高干部,才能培养和增强下级干部独立工作的信心和能力。有官僚主义毛病的领导同志,喜欢到处指责到处训斥,好像这就是他们的主要责任一样。其实,发现缺点和错误,这是比较容易的事,指责和训斥一番更是容易,这只要指手划脚说说就行,而分析缺点和改正缺点,就需要作很多细致而艰苦的实际工作。
领导同志应该有一种设身处地为下级干部设想的作风。一个地区的工作作得比较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那样多的下级干部都是工作不负责任吗?难道他们都是能力很差不能胜任的人吗?事实决不会是那样。必须设身处地地去为他们想想,了解他们客观上的困难,了解他们主观上的弱点。看见他们的困难,就要认真当成自己的困难。发现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就要看成是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把他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使自己具有下级干部那种必须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心。在批评他们以前,先自己想想如何解决,先和干部研究如何解决,先帮助干部到群众中去研究如何解决,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在批评的时候同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对帮助干部认识和改正缺点错误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而且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能力,鼓舞了他们改进工作的信心。
最后,还有一个名词用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有的同志把工作作得比较差的地区看成“落后地区”或者叫成“落后地区”,这顶黑帽子是必须摘掉的。这里当然有单纯的用词不当的问题,但是这中间也反映了一种不妥当的或者不正确的思想。先进和落后是两个相反的形容词,一个前进,一个后退。落后的当然不是先进的,但是,不是先进的不等于都是落后的。大家一同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努力前进,一个进步得快,一个进步得慢,怎能把进步得比较慢的叫成落后的呢?在改造落后乡的工作以前,有些乡村,地主、富农没有打倒,反革命分子没有肃清,领导权掌握在坏人手里,群众的阶级觉悟没有提高,那时,把这样的乡叫做落后乡,那是确切恰当的。但是对于工作中有一般性的缺点、工作进展比较慢的地区,说他们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部门的某一项工作确实落后了,或者某一个干部确实落后了,是可以的,如果笼统地把整个地区也叫作“落后地区”,那就很不对头了。这顶黑帽子对当地群众和干部是很大的精神压力,确实会压得有些人不好意思在人面前抬起头来。特别不能容忍的,是有的人把我们祖国的边远地区和山区看成或者叫成“落后地区”,这是轻视边远地区和山区的错误思想的反映。应该承认,边远地区和山区的客观条件是比较困难的,旧社会给那里遗留下来的创伤是比较惨重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比较微弱的,同时,由于那里离开上级领导机关比较远、得到的具体领导一般说来也比较少,因而不少地区的工作进展确实比较迟缓。但是那里的干部和人民是那样英勇顽强地进行着各种建设,那里的面貌已经有很显著的改变,那里同样创造了很多光辉的范例,那里的成就不能低估,那里的工作不容许轻视。
在工作进展比较差的地区,广大的群众和干部决不甘心继续差下去,他们正在下狠心地努力,正在暗地里和其他地区竞赛。他们需要热情关怀,需要更大的帮助。那里的群众和干部希望领导同志多去他们那里,希望工作组去,希望下放干部去,希望各种工作者去,希望科学家去,希望文学家去,当然,也希望新闻记者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