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从乌克兰寄给孩子们的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8
第8版()
专栏:

从乌克兰寄给孩子们的信
艾芜
我在苏联的工业城市查波罗什城住过十一天。有一天晚上八点多钟,走出旅馆房间,遇见一个乌克兰工人,他大概从对面房里修水管出来吧?穿着蓝色工作服口袋里还装着老虎钳之类的工具,热情地拉着我们问是不是中国人?我们就说是。他立即跪下去行礼。我们简直慌极了,连忙把他扶起来,他就抱着吻我们的额头和脸,连喊好些话,我只记得有“德加慈巴”(友谊),还喊什么“卡克”。下去饭厅吃饭的时候,我们问翻译马尔科娃同志卡克是什么意思,她猜了好一阵,才在“卡克”前面加一个音,恍然大悟的说:“是永久呀”。我们也一下了解了,那个工人是说我们中苏友谊是永久的。他年纪约有四十多岁,身体强壮,他一定当过兵打过德国法西斯的,同我接吻的时候,我就在灯光下看见他左边脸颊没有耳朵,只有一个疤痕。以后就没有看见他了,他大约是临时到旅馆来工作的。他为什么跪下行礼?你们会问这句话的。你们知道吗?我的祖父那代人,见着尊贵的客人,就要跪下行礼,表示非常的尊敬。他大概知道中国行这种尊贵的礼,而不知道我们中国现在已不行这种礼了,我也好久没有看见过。乌克兰人为什么会知道中国行跪拜的礼,去对待他最尊敬的客人呢?这一点我慢慢告诉你们吧!
我们到基辅的第二天晚上,乌克兰作家协会有三十多个作家招待我们。第一个举起杯来讲话的是白发满头的老作家贺德琴科,有七十七岁了,举着杯讲他年青的事情。他参加过1905年和1917年两次革命。他说1917年革命他在他家尼考来城参加武装起义,土匪马赫诺(阿·托尔斯泰的小说“1918年”写到过这个匪徒)来攻尼考来城。他们力量单薄,便退出了城。城内的中国工人,是沙皇雇来修铁路的,都用武器抵抗马赫诺的进攻,保卫了城市,而革命的人们也因此增加了力量。后来这些中国工人还参加建设苏联社会主义工业的工作。贺德琴科说,他同他们一道工作过,那些中国工人都会作工,而且守纪律。
接着,五十多岁的作家明科,又举起杯来说:他六岁的时候,就很想去中国和印度,有一天就在家里拿一个布袋,还从厨房里悄悄拿一个面包,和一大块肥肉,又把壁上的寒暑表取下,全放进口袋,然后偷偷地走了,一直向中国和印度走去·走了半天,面包夹肥肉吃完了,肚子还饿,又非常想念他的妈妈,于是只好赶快回家。他家里人已找了他半天。妈妈一见他回来,喜欢得了不得,连忙舀碗乌克兰菜汤给他吃,又把面包送到他面前。可是爸爸寻了他半天,累得不得了,一见他,就骂他,差不多要打他一顿。他说到这里的时候,笑着说,他现在还想到中国去。我问:当1917年革命的时候有多少中国人在乌克兰?女作家阿廖沙·克拉薇茨就说,那时有上万的中国工人,都是沙皇雇来修铁路的。她在这天晚上把我的俄文短篇小说集拿来(是她自己买的)要我签字留纪念。又送我一本她作的长篇小说名叫“中苏的成长”,里面全写的中国人的故事,她没有到过中国,但她的姨父是中国人。她在送我的长篇小说上还题上中国字:“我,小的人,我写小的书。”书实在不小,有七百二十页。
在查波罗什城,我同查波罗什钢铁厂的副总工程师索罗维也夫谈过话,他说他家乡伏罗希洛夫格勒有革命时的烈士纪念碑,是用大理石镶在壁上写上金字,共有八十个烈士,其中有十名就是中国工人。
从以上的情形看来,中国人过去留给乌克兰人许多好的印象,而且为革命流过血,因此他们才加以纪念。我推测那个向我们行跪拜之礼的乌克兰工人,先前一定同中国人有过来往的。
几天前本来已到飞机场了,因查波罗什雾大,不能起飞,等了两天也走不成,我们就改乘公共汽车,从下午四时走到第二天早上七时到基辅。半夜在哈尔科夫(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停车休息一小时,我们下车来在街上人行道歇歇,一个工人走到我们面前,手舞足蹈地讲话。我们不懂话,以为他吃醉了,但他走了一两丈远,又回头来,揭下帽子,大声地向我们喊:“毛泽东!毛泽东!”原来这一夜正广播毛主席到达莫斯科的消息,我们在长途汽车上的收音机里也听见了,显然他也为这一消息兴奋得发狂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