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向麻城看齐!——学习麻城县委的领导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9
第2版()
专栏:

向麻城看齐!
——学习麻城县委的领导方法
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 王任重
麻城县今年取得了大丰收,成为皮棉百斤和水田粮食亩产八百斤的县,提前十年实现了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麻城县粮食和棉花的产量都是跳跃式的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为什么麻城县能够得到这样大的胜利呢?是不是他们得天独厚呢?不!麻城今年是战胜了两次严重干旱才取得丰收的。是不是麻城的土质气候条件或者其他客观条件特别优越呢?不!麻城县是一个半山半平原的地区,自然条件并不很好。那么他们棉粮生产大跃进的“秘诀”是什么呢?麻城县委书记赵金良同志在他写的文章里会给你解答。
有些生产比较落后的地方,不是从领导上检查原因,取得教训,而是“怨天尤人”。他们像麻城县王集乡的某些落后分子一样:“棉花长不高,老是怪土地”。但是王集乡的干部不是这样,他们接受了批评,采取了措施,纠正了缺点,发动了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变了落后状态,全乡今年实现了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二十斤。对于那些自然条件大致相同而生产落后的地方,我们应当说:天无过,地无过,群众无过,领导有过!无数的事实证明,一切先进地区,先进单位,都是领导有方,领导有力的结果。因此改变生产落后状态的关键,在于改变领导机关的领导方法,领导作风。
我们认为麻城县的领导方法是符合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的,是正确的、先进的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不是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他们采取了县委提出农业增产指标,发动群众讨论制订规划的方法,避免了主观主义,采取了领导干部搞试验田的方法、实现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典型示范,由点到面,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群众路线,避免了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这样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增产指标),都逐渐学会了农业增产的技术措施,一步又一步地战胜困难;一个接一个地取得胜利,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干劲十足,终于取得了大丰收、大胜利。麻城县的农民把今年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总结成为:“三少”“四多”。三少是会议少,空话少,硬话少(强迫少)。四多是示范多,实干多,吃苦多,说理多。群众很喜欢这种良好的作风,我们希望全省从上到下,各级党的组织和干部都学习这种良好作风。通过整风运动去掉那些会议多、空话多、硬话多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通过领导干部搞试验田的办法,实行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使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我认为一切要想在生产上向麻城县看齐的地方,应当首先学习麻城县委的领导方法。麻城县委认为:“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党和群众一心一意是我们取得生产大跃进的力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此外,还应当指出麻城县委1957年对生产的领导,抓得很紧,一贯到底,不是麻痹自满,前紧后松。(还有红安、孝感、新洲、谷城、浠水、天门等一部分县,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多数县还没有这样做,或者做得还不够好。)由于县委领导同志有这样一股干劲,带动了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制订规划,实行三包四到田,分段检查,参观评比,突击落后,到抗旱保丰收,秋后验收评奖,全年都是一个接一个紧张的战斗;这样才取得了全县农业生产的大丰收。不像有些县委那样,时紧时松;一有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或者一遇到灾害就悲观失望。我们有些县委满足于若干乡,若干社的丰产典型,忽视了对于落后乡落后社的领导,因而不能取得全县大面积的平衡增产。麻城县委及时发现和帮助落后乡落后社向先进看齐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领导机关对于落后地区或单位单纯批评指责是不对的,必须予以切实的帮助,从加强干部、技术指导到必要的物质支援。
麻城县向全省各县发出了挑战书。他们在1958年要使全县棉花的产量达到亩产皮棉一百三十斤——一百五十斤,全县水田亩产粮食九百五十斤——一千斤,并且说明了增产的根据和措施,这是在大跃进的基础上,再来一个大跃进。现在麻城县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以兴修水利、积肥造肥和改良土壤为主要内容的冬季生产运动,已经为实现1958年的生产规划而开始了紧张的战斗。各个县委的同志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你们那里的农业生产能不能向前跃进一大步?我想,人们应当勇敢地接受挑战,和麻城县进行友谊比赛。在这场社会主义竞赛中,有些县可能超过麻城,有许多县可能赶上麻城。各县应当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前进。我们希望那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赶上来。
向麻城看齐!赶上并超过麻城,应当成为各县的战斗口号。
(编者注:这篇文章是王任重同志为麻城县委书记赵金良同志所写的“麻城领导方法”一书作的序言,原载湖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