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天津机电工业局贪大求新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打乱原有协作关系 造成严重损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9
第3版()
专栏:

天津机电工业局贪大求新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打乱原有协作关系 造成严重损失
据新华社天津28日电 新华社记者舒倜报道:天津市机电工业局领导干部在贪大求新的错误思想支配下,违反党和国家的生产改组方针,实行大并大联,打乱了原有的协作关系,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天津的主管部门认为,这是天津市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要教训。
天津市机电工业是随着轻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全市轻工业占很大比重,1956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3%以上。而这些企业的机器修配、零件与部件增添、设备的改装和实现技术改造等等,绝大部分都必须依靠地方机电工业。因此,双方的生产协作关系是悠久而密切的,在1954年—1955年,机电工业修配协作的产值约占总产值的60%。但是,天津市机电工业局自1956年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在生产改组和安排生产的过程中,打乱了机电工业与其他工厂企业之间的大部分原有的生产协作关系。仅因为把新华铁工厂等十二个工厂并入内燃机厂和钻探机厂以后,就中断了同六十九个工厂的协作关系。在接受和安排协作任务的时候,机电局和部分机电工厂又提出所谓“三不接”、“五不做”、“六不作”等不合理的条件,如产值小、利润少、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不做,没有计划、没有图纸、没有自带原材料的不做,活太大、太小的不做等等,企图少做修配协作活,多做制造活。在去年10月安排今年度的协作任务时,天津市二百三十四个单位提请机电局进行修配协作的一万一千九百九十一件任务,机电局只安排了五千五百四十五件;在已经接受与安排了的协作任务中,又经常发生质量低劣、延期交货、不按合同办事等现象。同时,修配协作的加工费用,都高于上海、沈阳、唐山、潍县和天津市的手工业合作社的。有时甚至修理一台机器的费用,比新买的还贵。
由于机电工业中断和打乱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关系的结果,使得有些计划增加新产品的企业往往因为改装机器得不到协作而部分落空;也有些工厂因为机电设备的修配得不到解决而严重地影响了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停工减产的状况。许多工厂企业只好派人远到上海等地或者到郊区找打马掌的工人来解决生产协作。郊区农业社也因为机电工业不大帮助他们修配农业机械而影响了生产。同时,许多工厂因为找不到机电局的协作,便不得不去找“单干户”或“地下工厂”建立协作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据统计,全市无照营业的资本主义的自发户和个体手工业,已发展到八千六百多户;而其中金属加工和机器修配占有很大的比重。
造成以上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机电工业局的领导缺乏全局观点。天津市地方机电工业几年来已经从一个修配性的行业发展为制造性的行业,从1952年只制造五十四种产品,增加到现在的八百种产品,在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应该首先肯定的。但是另外一面却是领导干部存在着本位主义和贪大求新的错误思想,把支援国家建设和为地方工业服务对立起来,只顾本行业的发展,不管其他企业。因此,在合营后的生产改组过程中,便违反了党和国家的“多联多带,不并或少并”和“保持原有协作关系”等生产改组方针,实行了大并大联,在中央规定的“半年不动”期间,即并了一百五十三个工厂。在去年的一次厂长、经理会上,机电局局长冯培昌还提出了“树立正规化生产的思想,反对游击习气和修配思想”的口号。他们经常向中央争任务,对地方工业的修配协作却抱消极态度,从而造成中央与地方需要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天津市生产协作的紧张局势。此外,在长期的改组过程中,机电局连续四个月没有召开党组全体会议认真讨论和研究中央与市委有关生产改组和安排修配协作的指示,又不尊重有关区委的意见,使机电局处于脱离了党的集体领导的状态,以及领导干部本身缺乏生产改组的经验等等,也是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
为接受以往的教训,中共天津市委地方工业部等单位,最近联合检查了天津市机电局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的情况,并且对上面讲的错误和缺点提出了批评。机电工业局也结合整风运动,检查了过去的工作,并且邀请其他工厂企业举行了三十六次座谈会,然后根据中共天津市委的指示已制订改进工作的方案,把国家与地方的需要做了比较全面的安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