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下放之前先来一场大辩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9
第4版()
专栏:

下放之前先来一场大辩论
宋琤
11月1日,重庆汽车配件厂出现了这样一张充满了热情的词句的大字报:“我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希望投身到劳动中去,做一个真正的生产工人。……我盼望着有那么一天能去开动马达,操纵机器,用我的双手去建设社会主义。……”贴这张大字报的是学生出身的青年干部郎芳宪。三天以后,同是这个年青的郎芳宪,却又贴出了和前一张迥然不同的大字报:“我响应号召下车间劳动,可是领导上不满足我的合理要求……。一个阴森可怖的环境在等待着我。明明是个陷阱,我偏要去踩,我骂我自己为什么这样天真。我下车间有什么好处呢?……取消了职称,今后是工人,得干活,搞不好按劳动纪律处理……工人不得特殊,学不到技术……”最后,他还奉劝大家“不要再蹈复辙!”原来郎芳宪是把下放到车间当成满足个人名利要求的敲门砖。他有一套美妙的打算。他原是检验科的技术员。可是他认为这工作学不到什么本领。干部下放的消息传来,他想着既然迟早都得下去,迟去就不如早去,他盘算着:自己带头下放,不但会受到称赞表扬,各方面一定还会有好多优待,决不会把自己当一般工人看待。领导上也一定会加意爱护加意培养,自己想到那个工种就到那个工种,过些时,都会成为又是工人又是全能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入党……。于是,他先挑车间,再挑工种,个人要求不能满足时,先是拒绝上班,终于按捺不住一腔怒火,连夜贴出了这张大字报,拒绝再到车间当工人。
举出这个例子的意思,决不是说已经下乡下厂决心在劳动中锻炼自己的同志们都是满脑袋的个人打算,就是这位郎芳宪同志,经过大家的帮助教育,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服从了组织分配,到车间当工人去了。举出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正确认识劳动锻炼的意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看到一个同志贴了大字报写了申请书,就以为认识问题已经解决。目前许多单位的情况是:只要领导上一次动员报告,80%、90%的工作人员就立即贴大字报递申请书,纷纷要求下乡上山参加劳动锻炼。另一方面,各机关又大多已经或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周密的组织工作,妥善地安排下放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领导者就很容易低估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以为不必再做什么说服教育工作,就可以确定名单欢送大家出发了。
事实证明,问题决不这样简单。像郎芳宪那样怀着一套个人打算报名的,或者是根本不愿下去,只是报名表示一下“积极”的,在不少单位都已有所发现。有些人弄假成真以后,就找组织上大哭大闹。当然,这种假意报名的毕竟只是个别的。可是,在已经申请下乡上山的同志中,并没有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到劳动锻炼的意义,只是在迟早都得下去的情况下随大流响应号召的,却占大多数。这些在大势所趋的潮流中报了名的同志,还有不少思想问题有待解决,还缺少自觉地在劳动中锻炼和改造自己的决心。比如,有些人仍然在红和专的问题上打转转,怕下去三两年,影响自己的业务进修计划;有些人口头上承认劳动光荣,实际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仍然很牢固地盘据在心头,甚至要求不要把自己派回家乡,免得在乡亲父老面前丢脸;有些人十分害怕艰苦的生活,在下放终不可免的情况下,就想争取下厂而不要下乡;非下乡不可的时候又争取下郊区、下南方、下平原,而不要到那些偏僻高寒的山区;在非参加劳动不可的情况下,尽量想法参加轻劳动……。应该肯定,愿意随大流下放的同志们身上是有积极因素的,对于他们愿意下去的这种良好的意愿应当表示欢迎。但是,也决不能忽视这些同志的实际思想状况。
有些同志虽不否认要求下放的同志还有许多思想问题有待解决。但是,他们觉得,只要下去参加劳动认识就会慢慢端正,只要跳进染缸里,自然就会染红。不能把问题看得这样简单。前面谈到的郎芳宪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劳动是可以改造人的思想的,但是一定要劳动者有改造自己的自觉。据报载大学生们课余参加了一段义务劳动以后,多数人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思想上收获很大;少数人却把它当成负担,说什么“参加体力劳动以后,就是感到苦和累,不能体会对思想改造有什么帮助。”有些人下到农村以后,仍然留恋着城市生活,“人在农村心在城市”,看不起农民,吃不来苦头,劳动中拈轻掂重……。总之,不是在那里愉快地从劳动中锻炼,而是在那里咬紧牙关挨时间。能不能把教育这些同志的任务交给农村中的党组织呢?当然,农村支部是要担负一定的教育责任的。但是,派干部下乡上山,一方面为了锻炼干部;一方面也为了支援农村。农村党组织本身任务就极其繁重,城市里的机关只有责任支援他们,决不应该再给他们增加负担,而且,教育这些下放同志正确认识我们的干部路线的任务,对农村党组织来说,目前也确是有很多困难,我们不能把这个责任一起推到农村支部去。
启发大家自觉从事劳动锻炼的最好办法是展开大辩论。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们原来对于参加体力劳动有很多不正确的看法,说参加劳动是浪费时间;认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道路有好多条,不一定非参加体力劳动不可等等。经过了一个半月的大辩论,大多数同学都认识到劳动锻炼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必经之途,参加义务劳动的热情也提高了。有些同志觉得,大家已经知道干部参加劳动锻炼是党的既定的方针,再让大家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这似乎不大容易。其实关键还在于领导,只要领导者很好地解除了大家的顾虑,让大家不受拘束地摆思想,谈困难,提问题,不要轻易地把不同的意见顶回去,不要急于做结论,要相信群众自己能够教育自己,能够分清是非。事实证明,只要有领导地去发动群众,辩论还是可以展开的。石油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