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良好的领导方法 辉煌的建设成就——介绍中共武山县委领导生产的基本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3
第2版()
专栏:

良好的领导方法 辉煌的建设成就
——介绍中共武山县委领导生产的基本经验
本报记者 顾雷
编者按:这里介绍的是甘肃武山县的领导方法和经验。这个自然条件并不很好的县,在县委这样领导下,仅仅几年的时间,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就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些看来是普通的领导方法,只是由于这个县的领导者这样认真地贯彻实行了,于是这个县的面貌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领导者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变现状,让人民过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一些改变不大的地方的领导者,读一读这个经验,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甘肃省武山县的自然条件不大好,近两年经济、文化面貌却很快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受到中共甘肃省委的赞扬。
这个县境内有三十余座大山,在二百四十余万亩的面积上(中包括耕种面积),二百二十余万亩是丘陵沟壑,解放前每年流失水土二百四十万公方。县内虽有渭河、山丹河等河流,一般情况下水量很小,年雨量平均三百到五百公厘,大都集中在秋季,全县基本属于干旱地区。这里,往年是“有雨也灾,无雨也灾”。1929年一次灾荒,全县饿死一万余人,只马河乡就饿死近千人,占总人口43%,其中有三十九户全家死光了。粮食产量一向很低。1945年,全县产粮三千七百多万斤,平均每亩六十四斤,每人平均二百多斤。
几年来,武山县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高级合作化,积极增产,战胜了各种困难,赶走了贫困。
到1950年,粮食总产量就达到七千二百万斤,亩产一百一十九斤,每人平均近四百斤。1957年,预计产粮一亿五千四百万斤,亩产一百九十四斤,每人平均七百多斤。全县农民已经饱食暖衣。
他们增产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兴修水利,保持水土。解放前全县只有水田和水浇地五万二千余亩,每人平均不到三分,现在已有十六万余亩,每人平均八分多。解放前森林面积是二十二万亩,现在已达四十九万亩,每人平均二亩多。解放前没有水土保持工作,现在已保证一百五十万亩的面积上不再受水土流失之害。解放前没有施肥习惯,现在水地每亩达六千斤、山地达四百斤以上。其他如采用优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提倡复种,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深耕细作等,都做得比较好。
粮食增产了,农民收入增加了,许多事情都好办了。这个县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征粮、购粮任务,屡受专区的表扬。更突出的是文化、交通的繁荣。现在,武山县是:社社通邮,社社有电话,社社有广播,社社有学校,户户有学生;有俱乐部一百六十一个,业余剧团六十八个。群众办文化事业的热情是高涨的。以学校为例,解放以前大部分学龄儿童失学。现在,全县一百四十五所初小有一百零八所是群众办的,全县学龄儿童80%以上都已入学,高于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的比例。在全县六万三千多名文盲中,已有五万三千人入学,有二万三千人已经毕业。
1957年冬全县在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思想基础上,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鼓舞下,又提出了“五化”的口号:(一)去冬今春、今冬明春要使水地和水浇地达到五十一万九千余亩,占耕地面积63.8%,基本实现水利化;(二)两年内“一人绿化一亩荒山,每户植果树十株”,加上原有森林面积,使森林占总面积35%以上,实现全县绿化;(三)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两年内使山区土地梯田化;(四)结合兴修水利大力建设小型水电站,三年内普遍解决农村照明、部分动力用电,初步实现电气化;(五)1958年要使95%以上的学龄儿童入学,实现小学教育普及化;同时以水利、积肥为中心并相应加强其他增产措施,保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每亩产量超过五百斤,每人平均一千六百五十四斤。(不包括籽种、饲料和公粮)
把一个贫困、缺粮的县变成较富裕、余粮的县,是中共武山县委切实地运用了看来是普通的、实际上是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带领群众前进的结果。
树立明确生产观点 虚心学习外地经验
在中共武山县委(下称县委)的全部领导工作中,最活跃、最灿烂的火花是:明确的生产观点。
几年来,县委一直把发展生产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据此安排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点以及其他业务的。就常年来说是:春季以完成春播为中心,水土保持和水利是重点;夏季以夏收为中心,夏季分配为重点;秋季以保护秋收为中心,征、购粮食为重点;冬季以开展副业生产和作好来年生产准备为中心,整社为重点。总之,三句话离不开生产,并且严格控制,任何业务工作不得影响生产。各业务部门下乡开展本部门业务时,县委指定他们必须联系一村或一社。帮助这个村和社先搞好生产,而后再开展自己的业务,并将工作情况汇报给县委。这样,造成了人人关心生产、大家都去领导生产的习惯。把生产安放在强有力的领导基础上了。
武山县的自然环境很复杂,各地都有不同的发展生产的道路。为了在这样一块地方发展生产,保证增加农民收入,县委一直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经济,向大自然索取一切财富”的方针。在林区附近领导群众“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封山育林,农(业)林(业)副(业)结合”;在山地和川地领导群众“消灭旱川,水地上山,大修水利,战胜干旱”;在水土流失地区领导群众“绿化荒山,夺取五料(食料、饲料、肥料、燃料、建筑材料)”。在全县范围内,坚持不懈地领导群众实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林(业)副(业)繁荣”的任务,使任何一个地方的农民,都能增加收入,提高了农民对党的拥护和信任。
农民在向大自然作斗争的时候,也流露出不少的保守落后思想,主要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是发展生产的最大障碍。县委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曾采用坚定、果敢的步骤同保守思想作斗争,把发展生产的过程变为向保守、习惯势力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方法,不是命令、空洞的说教、批评和指责,而是通过领导增产的实际行动,用取得的成绩去影响农民,使他们自觉地转变。以修水利为例。1953年大旱,许多农民认为人不能胜天,便杀猪宰羊,拜神求雨。干部去劝说,有的竟挨了打。这时,县委即动员干部一面劝阻,同时派一些较强的干部,去发动一部分积极分子兴修小型水利,浇地保苗。结果,求雨的乡歉收,修水利的乡丰收。事实教育了农民,接着在全县展开了兴修小型水利的运动。又如,1956年推广高产苞米品种时,因群众过去没有种过,抵触情绪很大。有的人编出歌:“想吃一点苞米面,连耕带种七八遍,老牛、社员遭了难,窝工浪费七八万!”县委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畏缩,仍然指示各级干部,努力说服群众,号召党团员带头,坚持推广这一新的作物。结果,十万亩苞米增产了一千多万斤。在许多种类似情形下,县委总是毫不动摇的。县委还经常派出较强的干部组成工作组,到那些生产很落后、困难很多的地方去,解除落后习惯加给生产的束缚。经过上面这些斗争,就把发展生产安放在老习惯可以改变、人定能胜天的思想基础上了。
武山县农民在生产技术方面有不足之处,如耕作不细致、优良品种少等。因此,县委非常重视学习外地的生产经验,广泛地学习增产的方法。他们一方面组织大量的人到外地参观,一方面发动大家订阅外地报纸。以订报为例,除了订一千五百二十一份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外,还订阅了二百二十九份人民日报、山西日报、黑龙江日报、陕西日报。无论参观,看报,遇有先进经验就学。如去四川学了打塘蓄水,从山西日报上学了丰产苞米,从黑龙江日报上学到金时龙合作社三包的经验等。虚心学习外地的经验,在武山成了一种风气,这就把生产放在不断掌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了。
分片包干,搞好重点 现场参观,传播经验
县委在领导日常生产工作时,总是力求避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做法,不发或少发条文的指示、空洞的号召、一般化的要求。他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积极地建立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制度,从深入实际过程中培养典型,树立各种旗帜,然后用现实中的榜样去推动工作。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收到了极良好的效果。
几年来,县委的领导同志大部分生活在下边,家里经常只留一两个人处理日常事务。他们深入实际的主要方法是“分片包干”。把全县分成九个片(不是一级组织,也无管理机构),县委领导同志每人分工包一个片,对这一片工作好坏负责,类似工业中的区域管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片里的乡、社干部传达上级指示,避免基层干部传达时不全面、不深刻,通过小型会议或座谈组织乡、社干部根据当地情况,讨论、制定贯彻上级指示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防止发生不务实际或不积极等毛病;根据县委指示,就地研究某一个中心工作的问题、经验,及时把情况反映给县委,便于县委迅速提出完成这一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片的负责人带一定的助手,教给他们办法,培养能独立办社的干部,几年来已培养一百二十五人。
结合“分片包干”,县委十分强调培养典型的工作,县委规定:每片有重点乡,每乡有重点社,每社有重点队,每队有重点人。所谓培养重点,就是要培养各种工作的榜样、旗帜。凡是有全县意义的重点,大都由县委书记、委员或部长、科长直接掌握,经常帮助这个点创造经验。这样做的结果,全县有各种各样的典型,如邓家堡的水土保持,红星农业社的“三包”,东顺农业社的权利下放和水地上山,李之沟的农林牧全面结合,马河的林业生产等。这样,当县委号召群众去完成任何一件工作的时候,都可以从容不迫地拿出榜样来,提出较为系统的方法,容易为群众所接受,会很快见诸于实际行动。
县委对于在生产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经验和先进人物,非常重视对他们的表扬和宣传。几年来,农业、财贸、文教各系统共涌现模范人物五百二十五人,这些人有的代表一社,有的代表一个部门,有的代表个人的事迹,而每一个事迹都是同发展经济、文化事业联系着的。县委不仅经常通过报纸、广播纲宣传他们的成就,而且指定各系统的人负责对模范人物继续培养、教育,要他们联系群众,继续创造新的成就。这样,各种模范事迹便不会昙花一现,能经常闪烁着新成就的光辉,县委便可以随时从他们身上吸取指导实际工作的力量了。
任何一次先进经验出来以后,县委立即抓紧推广工作,促使这个经验普遍化。方法有两个:一是组织创造经验的人到各处宣传,另一个是组织农民到现场参观。这两种方法都在于用活的现实去教育群众。过去,武山县没有保持水土的习惯。邓家堡出现以后,先后组织了两万多人到现场参观,由邓家堡的农民讲解水土保持的方法、思想斗争过程、水土保持前后的经济变化。结果,全县出现了一百零九个邓家堡,把“人小沟浅,人老沟深,小雨挂椽,大雨冲光”的环境,变成了“水不下塬,泥不出沟,地地有埂,沟沟有坝,坡坡有草,树木成林,绿荫满山,山湾稻田”的美景了。经常组织参观,在全县形成了先进光荣、向先进学习、相互竞赛的风气。现在,乡、社干部见了面就问:“你们又创造那些先进经验啊?”(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