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广东潮阳红光社一口塘亩产鱼一千九百多斤 福建台江银湘浦社一个池亩产鱼一千一百斤 创造了全省最高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6
第2版()
专栏:

广东潮阳红光社一口塘亩产鱼一千九百多斤
福建台江银湘浦社一个池亩产鱼一千一百斤
创造了全省最高纪录
本报讯 广东潮阳县和平乡红光农业社创造了全省鱼塘亩产量的最高纪录。该社的一口丰产鱼塘共产鱼六千四百多斤,平均每亩一千九百二十斤,打破了1956年中山县亩产一千八百十八斤的最高纪录。红光社全社一百三十三亩鱼塘,也获得大丰收,总产量为八万八千七百多斤。
红光社获得这样高的塘鱼产量,首先是他们集中力量解决了饲料问题,大规模翻涂泥种大肚草,不论昼夜,社员们总是到海滩拔茜割草,在饲料最缺乏的时候,他们还到别的县找寻饲料。其次,红光社切实做到改良塘质水质,增加塘的深度,扩大鱼的活动范围,以减少鱼病。去年,该社放养鱼苗的时间比1956年早一个月,鱼种移殖时他们挑选了大批符合规格而体质健壮的鱼种,放养时,再选择鳞片有光泽没有受伤的鱼种,因而成活率高,又易长大。下种前至放养后二十多天时间内,该社又集中全力坚固塘基和涵管,以防溢水逃鱼。
本报讯 福建创1956年全省淡水养鱼最高丰产纪录的台江第三社(现名台江区银湘浦养鱼生产社),1957年又获得了全面大丰收,一百三十二亩多鱼池平均每亩产量达六百三十九斤,其中有五亩九分一的鱼池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突破了1956年全省最高单位面积产量一千零八十五斤的纪录。
该社1957年所养的淡水鱼所以获得丰产的主要原因是:一、增加了放养量。二、全面采用补充放养的先进养鱼方法,提高了鱼池利用率。三、采取适时的合理分期收获办法。四、加强了饲养管理,勤投草,慎施肥,减少了“泛池”(鱼死后浮在水面)的现象。该社养鱼业由于普遍获得了大丰收,社员也增加了收入,据估计:1957年平均每户比1956年增加了八十多元的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