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絮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6
第8版()
专栏:

絮棉
程养和
冬天是添置棉衣棉被的季节。由于生活习惯和资源条件的影响,用棉花来填絮衣被、保暖御寒,在我国较其他国家更为普遍。目前我国所产的棉花,将近有三分之一作了絮用,其余三分之二送进纺织工厂纺织各种纱布。
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用絮棉保暖的。在宋朝以前,人们只知使用蚕丝、麻类、皮毛等作为衣被原料。宋末元初,棉花种子由印度经海道传入我国,起初在广东、福建一带种植,其后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由于轧花、弹花和手工纺织工具的配合传授,自元朝以后,棉花逐渐代替丝麻作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同时也成为比较丝绵、皮毛更适宜于广大人民保暖的填絮物料。
为什么絮棉能够保暖呢?我们知道,棉花纤维本身是不良导热体,并且具有劲度和弹性。当棉花弹松成为絮棉后,纤维间互相支持松散而有空隙,可以储存大量的空气;而空气本身也是不良导热体,使人身体热不易发散。因此,衣絮、被胎弹得愈松散,空气储存量愈多,著用时愈感温暖。冬天,我们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晒一个白昼,接着鞭抽它几十下,晚上盖起来暖烘烘的,也是这个道理。
哪一种棉花最适宜于弹制絮棉呢?从使用价值方面看,粗绒棉(中棉)所弹制的衣絮、被胎,一般要比细绒棉(陆地棉)弹制的好一些。因为粗绒棉的纤维粗,弹性大,所弹制的衣絮、被胎比细绒棉弹制的较为松散,保存的空气比较多,著用时当然也稍暖一些。但是,粗绒棉有不少缺点,主要是每亩单位产量远较细绒棉为低,这对国家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增加经济收入都是不利的。何况粗绒棉的纤维粗短,不适宜于纺制较细的纱支。因此,随着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粗绒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1957年除了零散产区农民自用的种了一些外,已很少商品棉出售。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絮棉,一般都以细绒棉制成,就是这个缘故。
人们在购置絮棉或被胎时,往往先要看看棉花的质量如何?纤维是白色还是淡黄色?一般地说,在棉花正常发育的情况下,白棉的纤维品质当然比黄棉好,因为黄色的纤维是棉花受到霜冻或病虫侵害的标志。但是,单纯从纤维的颜色,还不能区别絮棉品质的好坏。有些棉花在霜冻前,其纤维的亚积层基本上已经淀积完成,虽然果皮细胞破裂而纤维变成黄色,仍然具有一定的劲度和拉力,其品质不比“色白质弱”的白僵瓣或剥桃棉为差。在纺纱时,搭用这样的黄棉10%左右,对棉纱品质不致有多大影响。如用于弹制絮棉,更不成问题。有些霜后黄色棉成熟度差,拉力较弱,而不宜作为纺纱原料的,经过细致地加工成棉絮、被胎后,同样可以保暖御寒。在目前棉花资源还不太充裕的条件下,如把可作工业原料的良好白棉作了填充絮用,事实上是一种浪费。因此,人们在选购絮棉或被胎时,不必太讲究纤维色泽如何,而应该注意加工是否细致。如果黄棉弹得匀弹得熟,照样保暖、耐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