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发现“千里马”,跨上“千里马”——谈值得试种和推广的一种作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7
第2版()
专栏:

发现“千里马”,跨上“千里马”
——谈值得试种和推广的一种作物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天发表了河南省商水县试种“药玉米”(即薏苡,去壳后叫薏仁或薏米)成功的消息。从这个消息中可以了解,“药玉米”是值得各地(特别是旱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试种和推广的一种作物。这消息还提起我们注意,应该更积极地调查研究各地的各种优良的作物品种,把多年埋藏着的珍宝发掘出来。
“药玉米”原不是商水县(在豫中地区)的作物,而是这个县的一位农民几年前由豫北的博爱县引进的。1957年春天,中共商水县委发现了它的优点,研究了它的生长规律,了解它正适合当地需要,及时地积极试种,才使它在商水县比较大量地开花结果。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各地都可能有很好的作物品种还没有引起领导者的注意。“千里马常有”,没有伯乐,它们就常会被埋没。在我们的时代,伯乐不是不常有而是越来越多了;各级干部只要深入群众,联系实际,热心地虚心地学习,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就能具有伯乐的慧眼,就能把许多“千里马”找出来。从事农村工作和农业工作的同志们,应立志做新时代的伯乐,找出各式各样的“千里马”,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促使社会主义事业“一日千里”地前进。
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仍然是既怕旱又怕涝。春旱秋涝、涝后再旱的“自然规律”仍然严重地威胁着这类地区的农业生产。这类地区的主要困难是:水旱灾害较多,作物产量低,生产不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比较缓慢;同时,由于水旱灾害多,群众的烧柴也比较缺乏,有的地方要从几百里外运煤去作燃料。燃料缺乏引起饲料和肥料的紧张。这些又反转来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以来,党和政府大力领导群众进行了洼地改造和平原除涝工作,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但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还要做很多工作。这类地区,除了应积极开展水利建设,有计划地把汛期雨水尽量就地蓄存备用以外,还应该积极试种和推广一些耐旱耐涝作物。“药玉米”就是这样的一种作物。
商水县的经验说明,推广“药玉米”是解决这类地区目前存在着的许多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如果在这类地区试种成功并且大量种植起来,又如果种植它的地区分布适当,再加上积极进行水利建设,就可以使旱涝灾害大大减轻,使农业生产大大跃进,从而扭转这类地区在生产上和粮食等问题上的被动局面。汛期到了,可以把附近农田多余的雨水有计划地泄入“药玉米”地里,使它成为蓄洪区(或者叫做“作物小水库”,因为它既长庄稼又蓄水)。遇到秋旱,又可以把蓄存起来的水引出来浇灌附近的农田。这样,就可以做到涝时不灾,旱时也不灾,或者只有很小的灾。这样,“水患搬家”(一个地区有水患时把它排泄到其它地区,使其他地区受灾)的现象可以停止,上下游之间的纠纷也就可以减少。大量种植“药玉米”,当地群众缺柴的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以亩产一万斤秸棵计算,平均每户有一亩多地“药玉米”,烧柴就不困难了。
是不是只有旱涝灾害较严重的地区才需要积极试种和推广“药玉米”呢?不是。薏仁历来被视为珍品和补品,过去,只有很少的人能吃到它。如果全国各地试种成功并且广为种植,使得各地农民以及城市居民能经常地甚至每天吃到它,使它成为我国人民的主食的一部分,这对于增进人民的健康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实现这个愿望也并不很难,只要各地试种成功,根据商水的经验,它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几年之内,就能大量种植起来。当然,它虽是补品,能否成为一种经常的食品,还需要经过一段试验时间。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适当发展这种作物显然是有益无害的。
对许多地区说来,“药玉米”是一个不熟悉的品种,干部和群众都缺乏种植它的经验。为了能试种成功和取得经验,目前就应赶快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准备种籽,派人到已经种植这种作物的地区参观学习,研究它的生长规律和耕作技术等等。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保证试种成功,为进一步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它的抗碱能力,各地应有意识地进行试验;如能抗碱,就为改造盐碱荒地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关于它的再生能力,农业部门及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也可以着手研究和试验。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宝藏的确很多。在过去缺乏统一规划、生产极其分散、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许多物质力量和群众智慧被埋没着。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农业合作化,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就可以把一家一地的财宝变成全国人民的财宝,把极其有限的财宝变成无穷无尽的财宝。我们一定要把一切埋藏着的宝贝都发掘出来,让它们在社会主义的阳光照射下大放光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