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7
第8版()
专栏:

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
张韵斐
孩子从三岁起,就要注意教他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例如,培养他逐渐学会梳头、洗脸、刷牙和嗽口;睡觉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脱衣服,再把衣服折起来、放好;早晨起床,让孩子自己穿衣服、铺床;孩子自己的东西,也让他养成自己管理的习惯。
有不少父母对这些问题注意不够。他们觉得孩子小不会做,或者嫌孩子做起来又笨、又慢、又做不好,还不如妈妈代替做来得痛快。在这些父母的培养下,使得孩子们养成了依赖性,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
我们知道孩子只有在洗脸、穿衣服、铺床等实际练习中,才能使自己的动作由笨手笨脚变得利索,智力也随着得到发展。比如,在穿衣服的时候,孩子就要注意辨别反、正面;注意怎样才能对准扣眼,把扣子扣进去;怎样才不致于把两条腿穿到一条裤腿里去。这一切都需要孩子的观察、比较和思考。当孩子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完以后,就会感到愉快、满足,逐渐养成一种乐观向上的性格。像梳洗、穿衣服,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动作,但是如果大人耐心地帮助他,相信他,他产生了信心,就慢慢地把事情做好了。
三岁的小明,有一次,她的妈妈急着要上班,看到小女儿还正在一本正经地扣大衣扣子,就急着替她扣好了。可是她很不高兴,叽哩咕噜地说:“谁要你给我扣扣子,我不是快扣进去了吗?”说完,就把妈妈替他扣好的扣子解开,重新再来,一直等到她自己又扣好了,小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然,孩子在学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但是当这些动作形成习惯以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到那时候,孩子每天早晨起床之后,他就会按部就班地自己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铺床,一点不必成人在旁边提醒他、督促他,他一件一件地做,很有秩序,也不费力。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坚持不断地练习。不要从大人的情绪出发,高兴了就让他做;不高兴了,就不让他做。要孩子做事的时候,不要板着面孔,硬逼着孩子做,应该非常和蔼地讲给他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做。最初,孩子不会做的时候,要耐心教他,有进步就要夸奖他、鼓励他。
家里的大人,向孩子提的要求要一致。如果妈妈要孩子铺床,爸爸表示铺不铺都无所谓;奶奶呢,又嫌孙子还小,不会铺,过来代替孙子铺了。各人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自然,孩子就无法养成好习惯。
除了周围成人都坚持一致的要求以外,成人的以身作则,对儿童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影响。当我的大女儿五岁的时候,常常忘记铺床。有一天我对她说:“你别的都记得住,怎么总是忘了铺床?”她毫不犹豫地说:“爸爸的床,自己总也不铺,你怎么不说他?”后来爸爸铺了,大女儿也就不必提醒就去做了。
教孩子做事要耐心、要讲究方法。开始教给他做的时候,要一边做给孩子看,一边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学起来就容易。如果孩子做不好,千万不要指责他说:“你瞧,多容易的事,怎么总也学不会,没见过这么笨手笨脚的。”“走开,看你铺了半天床还铺不好。”这样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不敢再试着做。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求也要不同。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铺床、刷牙都是他做不到的,但他可以学洗手、洗脸、穿脱衣服;在开始的时候,大人得帮助他。但是在帮助他的时候,不要让他感到自己无能,而要他感到主要是自己做的,妈妈只是帮了一下忙。对五岁的孩子,就可以逐步教会他刷牙、铺床、系鞋带等等。对六岁的孩子来说,铺床、刷牙、刷鞋,整理抽屉,自己完全能做得到,而且还可以要求他做得快,做得好。
培养孩子逐渐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这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对孩子整洁习惯的养成,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乐观向上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关系。家长们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凡是他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并且让他把已经学会的事情巩固下来,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