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知识分子该不该参加劳动锻炼 水电总局展开一场大辩论 干部思想澄清后纷纷报名要求首批下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9
第4版()
专栏:

知识分子该不该参加劳动锻炼
水电总局展开一场大辩论
干部思想澄清后纷纷报名要求首批下放
本报讯 记者郑启民报道:知识分子该不该参加劳动锻炼?机关干部下乡上山参加劳动能得到什么、丢掉什么?工程师、技术员参加体力劳动是不是浪费?这些问题,最近在电力工业部水电总局全体工作人员中展开了热烈的大辩论。
这场辩论,是从去年12月下旬座谈该局局长李锐关于下放干部劳动锻炼的动员报告时展开的。座谈会上技术员曾广聪首先指出:“知识分子在机关里工作,同样可以进行思想改造,何必要下到基层去劳动锻炼”?描图员胡成烈说:“让工程师、技术员、大学生下去劳动,简直是浪费,是耽误青春。”技术员段正斋还以自己的“体会”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这两个同志的论点。他说:“我过去在矿山住过两年,和工人也一齐生活过,但是我的思想也不见得有什么提高……老实说,对于知识分子下乡下厂下工地参加体力劳动的作法,我十分怀疑。”
讨论会上,对以上的论点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工程师黄家文说,知识分子改造的最重要方法是到革命的实践中去锻炼,而目前主要的革命实践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和农业,因此直接参加工业和农业生产就是当前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主要道路。技术员张思文说:“我大学毕业后,一直蹲在机关里,虽然也参加了各种政治运动,读了不少理论书,但是进步不大,遇到一点风吹草动,立场总是站不稳。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参加实际斗争。”邓海东说:“我出身于富农家庭,出家门进学校门,出学校门进机关门,从小到大没摸过锄头,没拿过镰刀,没吃过苦,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不经过劳动锻炼,怎么能有劳动人民的感情?”有的同志还举出机关工作中的许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知识分子进行劳动锻炼的必要。
至于大学生、技术员下去劳动是不是“浪费”和“耽误青春”的问题,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一致认为这种说法是极端错误的。许多同志在发言中说,工厂、农村和工地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大建设的前线,党和政府号召把一部分具有一定技术和知识的青年,及时地调到建设的最前线去劳动锻炼,加以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快地站稳立场,学会本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这正是党和政府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关心和爱护,怎么能说是“耽误青春”和“浪费”呢?
在讨论会上有人还揭露了段正斋所说的“解放后,我在矿山住过两年,思想也不见得有所提高”的真象。原来他在矿山时是以工人的上司自居的。他天天坐在小房子里办公,抽烟,看报纸,很少和工人接触,有时偶然找工人谈上一两次话,也只是为了寻找给上级汇报的材料。用这样的态度和心情去同工人、农民接触,自己的思想当然不会有所提高。
在讨论中,工程师邓昭淮说,让工程师技术员下去劳动锻炼,就会使他们丢掉原来的专业,因此,他的结论是:“让工程技术人员下去劳动是得不偿失”。他认为劳动锻炼只是些行政干部,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的事情,好像与工程技术人员无关。
在讨论中,对这些论点,也展开了热烈的争辩。多数人认为,党的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政策,是改造所有知识分子(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政策,决不是专为少数行政干部制定的。至于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比较合适,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一般的说,工程技术人员下放到工地、矿山、工厂参加体力劳动或作基层工作比较合适。
水电总局及所属在京设计、科学研究、安装三个单位,经过这场思想大辩论,使全局二千二百多名工作人员在对下放干部劳动锻炼的问题上获得了明确的认识。在辩论以前,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局有65%左右的人,对党的下放干部劳动锻炼和作基层工作的政策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思想顾虑和怀疑。经过大辩论,90%以上的干部从思想上端正了对体力劳动的看法,解除了对下放干部劳动锻炼的思想顾虑,提高了政治觉悟,并纷纷报名要求首批下放,进行劳动锻炼。
经过这场辩论,原来存有错误思想的同志也觉悟了过来,有的主动提出申请,要求首批下放劳动,并已被批准。如段正斋,当他看到公布的第一批下放劳动名单中有他的名字时,他马上贴出大字报表示决心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
现在,已被批准下放的干部,正积极地安排家务,购买下工厂、下工地必备的物品,愉快地准备着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和劳动地区。
没有被批准下放的同志,有些表示要争取第二批下放;有些向已被批准下放的同志提出保证,要把他们留下的工作担当起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如水电设计院金属结构组全体同志在大字报上表示:“我们将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实际行动,完成党所交给的工作任务,并等待着第二批去劳动锻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