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回乡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09
第4版()
专栏:

回乡生产
本报记者 顾页
段放明刚放下背上的铺盖卷儿,社里的几个主要干部就跨进了他的家门。
“可把你盼回来了。你愿意干个啥呀?”
“社里分配我干啥,我就干啥。”
“开渠去吧。”
次日,在挖掘那条数里长的洪水渠的队伍里,出现了段放明。社主任阎元生瞧见他一锹连一锹地铲土,累得汗流满面还不肯歇一歇,心里乐极啦:这放明还能干呢。昨儿见了他,我有点不放心:他出外工作五年,弯腰恐怕吃不消了,没想到咱社迎来的第一个回乡参加生产的干部,一能弯腰干活,二是回家第二天就参加劳动。想到这里,社主任忍不住大声说:
“放明,你想两锹挖出个渠来吗?才回来,干得慢些,把身体打熬出来再卖劲干吧。”
“不怕!我还有些火劲儿。”
渠修完了,放明又被派去放青。当时春耕播种接近煞尾,饲草已快完了,社里把六十几个牲畜分了一半给放明,让他领着三个社员去放牧。放明从前是赶过牲口的,接受了这个任务,把牲畜?喝到四十里以外的山间居住了一个月,那群离去时是瘦骨突露的骡马,归来时便满身平滑光腻,膘肥体壮。
放牧回来,他又参加割草,一直割到秋收。一个劳动日规定要割草一百二十斤,他一天能割一百四十多斤,而且草上的泥土都被抖掉了,他说,抖掉了草上的泥土,牲畜才爱吃。
到秋收为止,他回家才六个月,却已经作了一百六十二个劳动日。现在他又当了饲养员,把牲畜服侍得妥妥贴贴。从前社里没有一个看牲口的好把式,放明恰恰补了这个缺。原来人们不会垫鞍子,把80%的牲口的背磨坏了,放明把鞍子下的棉垫一一重新整平,牲畜的背疮渐渐养好了,再没见磨坏了背,都长得挺壮的。
如今在山西省五台县七里沟村农业社里,谁不言传这段放明是个好样儿的!
“放明,你怎么无论干啥都有使不完的劲呀?”乡亲们怀着敬意,这样问他。他说:
“你们看见了家乡的变化没?咱这七里沟,遭日本鬼子烧光过,河滩里那点宝地,也被暴雨山洪冲塌过。我出去才几年,村里就大变了,穷沟渐渐变成了富沟,现在房屋一片片,河滩垒起了堤坝,堤上的杨柳长到一人高,乡亲们从1955年冬天起治了两架大山,水土流失现象减少了,地里的庄稼已能保收。家乡这些变化,叫人看了不能不乐得眉开眼笑。可是我看了呀,心里着实懊悔啊:为什么我不早几年回来,也为改变故乡的面貌淌几颗汗珠?乡亲们,就因为我出力太少,所以干起活来,总觉着干得不够似的。”
社主任听放明说这,眼前浮现出了那些老人和妇女参加治理荒山,筑坝挖坑,保持水土的动人图景,他说:“咱社需要放明这种人!上级再派来五百名,咱也不嫌多。咱七里沟的大山,治了两年零三个月,才治了四分之一呢。现在国家决定把爬玻璃板的干部大批下放,机关少几个干部不打紧,咱这山村多几个人呀,可就了不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