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前亭乡农业社里一场大辩论 驳倒依赖国家兴修水利的思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2
第1版()
专栏:

前亭乡农业社里一场大辩论
驳倒依赖国家兴修水利的思想
本报讯 据福建日报消息:在福建省漳浦县前亭乡,一场“靠谁兴修水利”的大辩论,驳倒了单纯依赖国家贷款修水利的思想。全乡抽出了70%的劳动力,并自筹资金,大兴水利,计划在春耕前消灭旱灾田三千七百多亩,占全乡农田总面积的46.05%。
前亭乡地处沿海,只要一月不雨,就会造成严重旱灾,每年都要国家供应六十万斤粮食。当乡的党支部提出大修水利,争取1958年农业大跃进的号召时,有些干部和群众强调困难,认为没有政府贷款、补助,就修不成水利。为了扭转这种单纯依赖政府的思想,党支部就采用了大辩论的方法,围绕“靠谁兴修水利”问题开展争论。各社各队普遍召开了辩论会,有人说,本乡年年受旱,锄头没了钢、畚箕没了耳,当然要靠政府贷款,才修得成水利。但马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说:解放几年来前亭乡由于连年受旱,政府已贷给了三万多元贷款,至今还有二万多元未还清,国家大搞建设,处处都要钱,那能再贷款给我们。有的人说:兴修水利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什么一定要政府出钱。对于本乡兴修水利的资金、工具和技术等问题,在大辩论的过程中经过仔细筹划和想办法,也得到了解决。全乡1958年兴修水利所需资金,除合作社可从公积金拨出七千三百元外,再加上社员投资,就不必向国家要贷款、补助;没有技术,就从社员中挑选出较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农来指导;筑涵洞没有石头,社员翻山越岭找来了石头。
通过了大辩论,前亭乡的社员信心百倍地投入修水利、挖池塘的工作。预计第一批六十二处水利工程,在春节前就可完成;第二批三百五十七处水利工程,在春耕前也可完成。修好这些工程,今年全乡就可增产二十七万多斤粮食。(附图片)
右:湖北省均县明星四社在悬崖上修渠道,引水灌溉农田。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