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也谈“促进”和“促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2
第4版()
专栏:

也谈“促进”和“促退”
·编者的话·
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有促进派和促退派,在机关里紧缩机构的工作中也有促进派和促退派。促进派主张彻底革命,把机构紧缩到不能再紧缩的地步,把每一个人的工作潜力都挖出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促退派则不然,他们认为“革过命”就不能“再革命”了,已经紧缩过就不能再紧缩了,如果再要紧缩,那就只能“有多少人办多少事”了。
促进派当中有领导也有群众,促退派里头也有领导和群众。因为促退派里头有一部分领导干部,促进派要和促退派进行斗争,要说服促退派,就不那么容易,就会遇到阻力。何况,开始的时候,促进派的意见可能不很完善,理由和根据不一定充分,也许仅仅是个好的萌芽;而促退派却很有可能根据过去的章程、经验,把自己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应该采取促进的办法还是促退的办法,是彻底革命还是革命得“差不多”就算了?十分需要上一级领导来表示明确的态度,给促进派以有力的支持。这就是说,上一级的领导同志应该深入下去,认真研究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和双方的意见,抓住促进派意见中积极的、正确的因素,加以支持和鼓励,使之实现。
铁道部货运局这次再度紧缩机构,促进派和促退派就发生过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由于部的整风领导小组和货运局行政领导干部的支持,促进派的意见经过群众性的辩论,补充、发挥得更完善、更健全了,促进派的队伍也愈来愈大了,最后终于说服了有保守思想的“促退派”,同意把原订由现有的一百零九人紧缩到七十五人的方案,修改成为紧缩到六十人的方案,并且开始付诸实施了。
货运局所以能够订出革命的紧缩机构的方案,关键就在于促进派的意见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而上级领导之所以能够采取支持促进派的态度,又在于认真研究分析了促进派的意见,没有被一部分人、包括有些中层领导干部的“促退”意见所左右。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领导上对促进派的意见心中无数,就很容易上促退派的当,自己也不自觉地起了促退作用。因此,铁道部货运局紧缩机构的作法,值得引起注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