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达到纲要指标还能继续跃进 安国制订了比去年高得多的粮棉增产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4
第2版()
专栏:

达到纲要指标还能继续跃进
安国制订了比去年高得多的粮棉增产计划
新华社保定电 在粮棉生产已经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指标的先进地区,产量能不能继续跃进?潜力有多大?窍门在那里?这些问题在河北省安国县已经得到解决。
安国县今年计划将粮、棉产量分别由去年的四百六十四斤和五十斤提高到六百斤和八十斤。为了摸清增产潜力,继续组织领导跃进,中共安国县委曾结合总结1957年增产经验,深入到条件不同的乡、社作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根据县委分析,精耕细作是再跃进的首要关键之一。安国县去年有十几万亩土质较好的水浇地,因为畦田高低不平,虽然有井可灌,却不能做到小水勤浇,所以严重地影响增产。但有些土质较差的耕地,由于耕作细致,地平、肥匀,产量就比土质较好的地还高。据调查,仅做到精耕细作这项,这些水浇地每亩就能多产粮食一百多斤。耕畜是做到精耕细作的重要保证,县委在分析了去年全县社社增产的有利条件以后,计划增添耕畜六千头,解决畜力不足的困难。去年的增产经验证明,优良品种对增产的作用也很大。据调查对比,玉米、甘薯、小麦等籽种由劣改优以后,一般能增产三成上下;为此,安国县要在今年实现全部作物优种化。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提出来了。安国县已经基本上实现水利化,但是现有的小井水源和提水工具不能适应生产再跃进的需要。据调查,机井灌溉的耕地,由于水头足,浇的匀,比一般砖井、水车浇地能增产10%到20%。今年全县计划再打机井五百一十八眼,使机灌面积扩大到四十万亩;其余十万多亩耕地也改用多管水井浇。这样,还可以省出大批劳力来精耕细作。由于耕地施肥量剧增,安国县还决定添置一部分胶轮车,以保证完成送粪、送土的任务。在水大粪足的条件下,机耕的要求也迫切了。据典型调查对比,机耕地比畜耕地每亩能多收粮食三十多斤。因为现有拖拉机不能满足需要,安国县提出了采用人工掘地一尺深的办法,代替拖拉机深耕十五万亩地,今年全县将有二十万亩地达到机耕程度。现在,掘地计划已经基本完成。
安国县今年用于生产建设的投资共需六百万元,按全县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合二十元多。由于去年丰收,全县一百七十二个农业社已有50%达到或超过当地富裕中农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农业社的公共积累扩大,一般扣留比例都比前一年提高10%左右。这样,仅从农业社扣留的生产建设资金就有四百万元,县的信用社还能帮助解决资金二十分之一,加上社员个人投资、国家给予少许贷款的支持,资金问题就可以全部解决。
中共安国县委指出,生产再跃进的关键还在于领导上提出先进的、明确的增产指标,使群众感到有奔头。早在去年秋后,县委就制订出了粮食比去年提高28.5%,棉花提高60%的跃进计划,并且先后召集两次有两千多人参加的乡社干部会,结合评奖进行宣传布置,同时在各乡、社展开生产再跃进的辩论,帮助干部和群众克服右倾自满情绪,领导全县干部群众继续前进。
现在安国县的群众生产情绪高涨,每天投入冬季生产的男女劳动力达十一万八千多人。进入安国县境,到处可以看到胜于争秋夺麦的繁忙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