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雷厉风行 打破陈规 进行整改 天津各医院出现振奋人心的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4
第7版()
专栏:

雷厉风行 打破陈规 进行整改
天津各医院出现振奋人心的新气象
据新华社天津13日电 天津市各医院工作人员在整改中鼓起革命的干劲,雷厉风行地打破陈规旧律,使医院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新气象。
历年来天津市各医院一向认为难以解决的门诊拥挤、病人多而医疗力量不足的矛盾在这次整改中大大缓和了,沿袭多年的一些旧制度被革命的新措施代替以后,使医疗卫生机构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劳动人民的需要。门诊三班制就是实行的一项革命措施。过去由于门诊拥挤,门诊时间又在职工上班时间,平均每天因职工请假就医而损失的劳动日达一万七千九百多个。现在全市二十七所医院都实行了门诊三班制,扩大了门诊量,职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就医。天津市立儿童医院在1月初,仅一天早晨五时到八时挂号的三十八名儿童中,就有二十五名儿童是纺织厂、针织厂、毛织厂等工厂刚下夜班的女工带来看病的。天津漂染厂的女工彭文琴是早晨五点下班的,到医院只用五十分钟的时间就给小孩看完了病、取好了药。临去时,她对医院的护士长说:“现在回家还误不了睡觉,你们这一改,真是太方便了”。
医务工作者开始扭转“轻门诊、重病房”的资产阶级医疗观点,树立为生产服务、从病人出发的社会主义医疗观点。过去不参加或很少参加门诊的院长、专家、科主任等高级医务人员,现在差不多都参加了门诊工作,他们参加门诊后一方面能够发挥专长,同时提高了医疗质量,并在门诊工作中能够发现和及时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在天津中医医院院长陆观虎的门诊室里,有许多患各种疑难病症的病人。从去年11月底到现在,他诊断了四百多人次,已经为几十名被病魔缠身的患者解除了痛苦。富有临床经验的内科大夫、第二中心医院院长周隆高,已经九年没参加过门诊。当他这次参加门诊以后,曾发现和及时解决了门诊病历混乱、环境不卫生以及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他说:用这样办法来了解工作中的问题比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要细致、具体、及时、深刻得多。这真是医治医院领导人员官僚主义的一剂好药方。
天津市立工人医院原来有这样沿袭多年的老规矩:住院病人一律要在早晨四点半钟起床,现在也打破了这个惯例,病人改为七点起床了。这个医院的工作人员曾为这项改革,争论得面红耳赤。经过辩论明确了一切从病人出发的思想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医院里其它不利于病人的规定,也相继得到了改革,对病人的照顾周到了。工人医院妇产科并把办公室腾出来作病房,原来放在走廊上的病床搬到办公室去,妇产科的工作人员就挪到走廊上办公。这所医院在妇产科全体人员的带动下,共腾出了能容纳二十五张病床的病房。
现在,全市已经有七所医院增设了简易病床一百零三张,这种简易病床可以适应改行门诊三班制以后住院病人增加的情况,而且病床周转快,需要短期住院治疗或需要短期观察病情的病人可以随时住院。同时,病人自带被服用具,家属可以护理,使病人的住院费用减轻三分之一左右。
在整改中很多医院揭发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并提出改进的方案。许多医院开始出现了勤俭办医院的新风气。全市医院在实行门诊三班制以后,门诊量增加了三分之一,病床增加了二百多张,人员反而减少了六分之一。
经过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医务人员特别是高级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高级医务人员、专家逐渐习惯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他们在运动中一方面贴大字报批评领导上的三个坏主义,一方面检查自己的缺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