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树木葱茏 风光绮丽 山西夏县四旁绿化 群众收入增加,木料燃料饲料困难得到解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5
第1版()
专栏:

树木葱茏 风光绮丽
山西夏县四旁绿化
群众收入增加,木料燃料饲料困难得到解决
本报讯 山西省夏县由于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已经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里所提出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绿化的植树要求。
夏县位于中条山西部,有平原,有山地,大小河流很多,道路纵横交错。过去虽有少数树木,但在日寇与蒋阎匪帮的摧残下,几乎全被砍伐破坏,形成童山秃岭,四旁焦荒。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积极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相应地注意了发展林业。从1952年起,就开始动员群众栽植树木,在前年春季农业高级合作化以后,又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在十二年内,绿化祖国”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植树造林四旁绿化的高潮。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四旁绿化任务。全县共在四旁零星植树一千二百多万株,连同保苗和野生及伐后萌芽更新的树木,总共植育树三千九百多万株,平均每村有树九万八千多株,每户有一千一百多株,每人有二百三十八株。按五百株一亩地计算,就等于挖掘土地潜力七十多万亩,同全县耕地总面积几乎相等。这些树木绿化了较大的青龙、白沙、涑水等五大河流,和纵横交错的灌溉渠、排水渠、小毛渠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全长达二千三百多里。在全县四百多个自然村的村旁、宅旁都栽起了排排行行、丛丛棵棵的树木,构成一幅树木葱茏,风光绮丽的翠绿色图画,根本改变了过去荒凉的面貌。在四旁绿化的同时,还向童山秃岭进军,几年来经过抚育、栽植和播种工作,现在有山林二十一万亩,占宜林地的47%。
四旁绿化,不仅改变了荒凉的自然面貌,而且对增加群众收入,支援工业建设,也起了一定作用。例如周陈乡友好农业社,去年树木方面的收入达五万九千多元,占全社农业总收入的20.8%,每户平均收入六十六元。郭道村社员王廷英,去年树木收入占全家总收入的61.3%,周村社员高守业用树木收入盖房五间,买大车一辆,骡子一头,自行车一辆,还存款一百二十元。群众羡慕地说:“树是农家宝,谁栽对谁好”。由于在四旁栽起树来,也解决了木料、燃料和饲料的困难。全县据不完全的统计,从1955年到1957年,修盖房屋四万五千多间,修制各种农具三十一万多件,所用木料都由本地解决。同时还出售给国家木料十七万多根,支援了工业建设。在植树较好的三百多个村庄里,每年通过剪修树木和秋冬扫落叶,使60%—70%的农户,解决了燃料,节约了用煤。去年在抗旱备荒中,群众采集树叶六百多万斤,作为饲料和代食品。由于大量发展了树木,对畜牧业也起了极大的支援作用。全县从1952年到现在,猪由一千五百多只发展为二万多只,羊由五千多只发展到二万三千多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