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五老村卫生模范红旗不落 附近村庄也随着干净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5
第2版()
专栏:

五老村卫生模范红旗不落
附近村庄也随着干净起来
本报讯 全国甲等卫生模范单位——南京市五老村五年来始终保持卫生模范称号,并在最近的冬季卫生运动中取得新的成绩。这个村不仅已经基本上消灭了“四害”还做到了人人清洁,户户干净,环境整洁美观,卫生知识普及。全村从集体到个人都能做到“三平”:大路平、小巷平、空地平;“四不脏”:沟不脏、院不脏、路不脏、厕所不脏;“五清”:屋顶清、地面清、墙壁清、门窗清、角落清;“六洁”:身体饮食洁、衣服被褥洁、箱笼橱柜洁、桌椅板凳洁、锅碗瓢勺洁、缸坛瓮罐洁。在五老村,户户都有各种捕鼠工具,绝大部分户和街道上还设置了痰盂,改建了厕所,彻底消除了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的不良习惯。全村还开辟了大小三个花园,在路边宅旁培植了四千多棵树苗,种了五十多种花草,使清洁整齐的五老村更加美化起来,并且被评为南京市的绿化一等模范。
五老村卫生除害工作所以能经常化,首先是由于全村群众政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解放以前,五老村是一个贫民棚户区,全村四分之三的面积是臭水坑和臭水沟。解放后,人民政府给五老村建立了下水道和自来水站。1952年全村群众懂得了扑灭美帝细菌战的重大意义之后,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根本改变了五老村的自然面貌,臭水沟变成了整齐宽畅的新巷大马路,并且基本上消灭了四害和臭虫。1953年以来,在这个基本上消灭了四害的地区,爱国卫生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进一步的要求,全村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口号下,开展了预防为主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除发现少数麻疹、流行性感冒和小儿百日咳等疾病以外,伤寒、痢疾、疟疾等传染病都绝迹了。全村还建立了红十字卫生站,平均每十个左右的居民就有一个卫生急救员,四年半处理和急救了三千六百多个外伤急救病人,还给全村孕妇作了产前检查和新法接生,使“苦恼村”变成了“欢乐村”。五老村在除四害、讲卫生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当前以什么口号来动员群众呢?正在这时,中央公布了发展农业纲要修正草案,实现四十条中有关除四害消灭疾病等方面的要求,支援农业生产就成了五老村搞爱国卫生的新的动力。群众更进一步明确了除四害、消灭传染病的新目标。
其次,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的经常化,也正由于党委运用了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骨干和一般相结合的领导方法,依靠和发动了群众,培养了大批积极分子,带动了近半数的新户和落后户。例如去年11月份,在中共南京市白下区委的领导下,五老村全村居民学习并讨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在讨论过程中,批判了一部分居民中认为苍蝇、蚊子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的松劲思想,组织群众进行卫生大检查,经过检查,发现还有一些住户家中有蚊、蝇和老鼠,这就有力地打破了群众中的差不多思想。这样,各居民组就纷纷提出决心书和挑战书,表示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冬季卫生运动,还订出了具体规划。
在新年前夕,五老村的一百多名积极分子,敲锣打鼓展开了卫生宣传运动。除四害的各小组和青年突击组也展开了各项除害卫生活动,并且捕捉到九十三只老鼠,一百七十六只蚊子、三只麻雀和九只苍蝇等。此外还填了三口土井、新建了两座街头小花园,新添了十五个痰盂。积极分子的行动就大大带动了群众。接着,全村开展了年前的大清扫、“大搬家”运动,全村居民都把家具杂物搬到门前曝晒和清洗,室内则进行彻底的清扫和除四害。
同时,五老村五年来一直坚持着各项群众性的卫生制度,这个村已经成为“红旗不落的模范村”。同时,五老村的先进经验,已经逐步推广到友邻地区,如附近的红花地、大杨村也根本改变了自然面貌,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的先进模范单位。最近,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总结和整理了五老村的先进经验,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争取1958年成为“无蝇城”,五年内成为“四无城”。(附图片)
江苏省宝应县白田农业社今年的植树工作做得既快且好又及时。全社的“四旁”都栽上了树,并且做到了包栽、包活、包生长。这是社员们正在新筑的大堤上植树。 陈红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