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徐淦的毒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5
第8版()
专栏:

徐淦的毒涎
陶风
去年5、6月间,右派分子徐淦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几则“随感”,他以旁敲侧击的手法,歪曲事实,在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进行了恶意的挑拨。我们每一想到他喷射出的这毒涎,就抑止不住心头的愤怒。
徐淦曾是日伪时期的汉奸文人,又是国民党“和平日报”(即扫荡报)的一个忠实走卒。解放以后,党宽大了他历史上的累累罪行,给他安置了适当工作,几年以来,对他确乎是仁至义尽了。然而,他反人民的本性难移,始终拒绝思想的改造,终于又堕落为可耻的右派分子,再一次发起了向党向人民的进攻。
徐淦特别反对历次思想改造运动,鸣放刚一开始,他在5月10日的“随感,中马上以“挨打挨够了的小人”的姿态出现,把领导喻为“堂上的官吏”,把自己说成是负屈含冤的“阶下的百姓”,公然把整风以前叫作“大人话错话话过,小人话错打屁股”的不民主时代。他认为右派分子的进攻是一种机会,需要反一反了,妄图煽动某些知识分子,一道向党进攻。在6月12日的一篇“随感”中,他尖酸刻薄地说:“有些机关,年年做总结,回回有一条:要加强思想工作。一加强,二加强,有的已经加强到了这样的程度:党团支部,义不容辞;工会,责无旁贷;行政首长以下,部啊室啊处啊的主任当然也管;人事科不必说;业务科组的正副组长,居然也有以此为主的;所有不在领导岗位的党员团员,也无往而不作这一门工作。”这些话最清楚地道出了他对党的思想工作的刻骨憎恨和反党的丑恶面目。徐淦所以这样憎恶党的思想工作,是因为党的思想工作正在起着改变知识分子面貌的巨大力量,起着捍卫社会主义事业,打击资产阶级思想,消灭资本主义残余的巨大力量,这是两条道路斗争中的关键之一,是我们胜利的一种保证。不管右派分子如何憎恨,我们还是要把党的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徐淦打算为资产阶级思想开拓“自由市场”的企图是永也不能实现的了。
徐淦为了挑拨党群关系,在去年5月30日的“随感”中,便又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态,说共产党把老人、病人、青年人当作扔不掉的包袱。这是一种恶意的诽谤,目的不外乎挑起这些人对共产党不满。其实拿以往比今天,什么时候有过现在这样的对老人妥善的照顾(请问什么时代有过“五保”);这样的对病人扶助(公费医疗何时有);这样的对青年培养爱护,哪个时代出现过这样多的青年积极分子?又有什么人比共产党更加注意提倡这些。“扔不掉的包袱”的感受除了敌视这社会和共产党的人以外,谁会还能有?
然而,徐淦还要进一步把共产党人丑化为宗派主义集团。他在去年5月19日发表的“随感”中,恶意诬蔑我们的整风是“关门训子”,他怀疑“家长在门内会不会听了一面之词,舐犊情深,不痛不痒地训了几句完事”,他担心“孩子”开门出来仍旧欺侮人。这不明明地把共产党骂作是仗势欺人的恶孩子,而广大的非党群众又都是受共产党员欺侮的吗?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徐淦对党的敌视态度,对伟大的整风运动的敌视态度,而且更加充分地暴露了他扇风点火的阴谋。
但是这些恶毒的伎俩,终于都被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人民识破。右派分子徐淦一直用画皮掩盖着的狰狞面目,由此也被揭穿。他的几篇“随感”里的毒涎,反过来却成了他的反党反人民的面目的铁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