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远耕队上山种“飞地” 茶陵县组织平原地区农业社开发山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6
第1版()
专栏:

远耕队上山种“飞地”
茶陵县组织平原地区农业社开发山区
本报讯 为了开发山区,解决山区劳动力不足和平原区劳力过剩的问题,湖南省茶陵县从平原地区农业社组织远耕队上山生产,开垦荒地,改良低产田(有些地区农民把这种地叫做“飞地”)。全县已经有远耕队员五千多人,分别开往县内八个地广人稀的山乡。
茶陵县在井冈山下,全县山林占总面积的81%,总耕地面积中又有三分之一的低产田。这些地方一般土质良好,水源多,增产潜力很大。但是地处山区,劳动力不足,每个劳动力要负担耕地一、二十亩,最多达到二、三十亩以上。而在部分平原地区和沿河地区又因人口密,耕地少,有些地方每人平均负担的耕地不到一亩田,劳动力大量剩余。
为了开发山区,这个县去年在渡里农业社试行了组织远耕队的办法。渡里农业社在平原地区,每人平均只有一亩田土,因为田地很少,粮食生产不足,年年要国家供应口粮。去年春耕生产时,县委从这个社里发动了二十六个社员组成一支远耕队,带上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到三十里外的田多劳动力少的艾里社远耕。这支远耕队受到了艾里社的热烈欢迎。艾里社腾出了房子给他们居住,并且拨出了五十七亩低产田和一大片荒地给他们耕种。远耕队连同开荒地二十七亩在内,共耕种了八十四亩田地,去年仅稻谷一项就收入三万零一百多斤。他们还同时积极地开展了副业生产,解决了生活上缺钱的困难。由于远耕队的生产收入,渡里社在一年之内就由缺粮社一跃而为自给社了。
中共茶陵县委总结了渡里社组织远耕队的经验以后,决定在全县推广这个办法,专门成立了改良低产田和开发山区的两个专门机构,派出两个工作组进行调查研究。新年前夕,即组织了五千多个劳动力去八个山乡进行生产。这批远耕队员,绝大部分是从劳动力有剩余的农业社经过协商后抽出人力组织成的,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城镇居民和干部家属。当远耕队员们牵着耕牛、挑着行李到达目的地时,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情欢迎和妥善安排。
这八个山乡共有十万亩低产田,占全县低产田总数的三分之二。他们拨出了三万二千亩低产田给远耕队耕种。现在,五千多远耕队员正在积极地安顿家务和从事备耕工作,决心要使这些低产田今年每亩增产二百斤粮食。他们的口号是:“到山区去开花结果,让低产田彻底翻身!”渡里社也决定将原有的远耕队扩大到一百二十人,计划今年再开荒地一百六十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