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合理安排劳力,既抓水利,也抓积肥 积肥运动大踏步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6
第1版()
专栏:

合理安排劳力,既抓水利,也抓积肥
积肥运动大踏步前进
本报讯 自去年12月以来,各地在兴修水利中合理调整了劳动力,加强对积肥工作的领导,积肥进展很快,同11月份比较,加快了四、五倍。
河南省已积各种肥料四千多亿斤,达原计划的70%,超过1956年同期积肥数量四倍以上。甘肃省积肥已达到需肥量的60%,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著名的高产粮区广东的潮安、澄海、揭阳、普宁、潮阳等五个千斤县,正以“千船万载”的气魄开展冬季积肥运动。韩江、榕江、?江上积肥船只来往如梭,首尾相接;广大的田野上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挑肥队伍。许多地方夜间还可以看见点灯积肥的人群。入冬以来,这几个县已积肥九千多万担,平均每亩水田有肥五十五担。江苏省由于及时批判了保守思想,推动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继续前进,积肥运动开展得持久而深入,目前每天参加积肥的人数达六百二十万人,积肥已达四十二亿担。陕西省纠正了重水利轻积肥的做法以后,积肥运动大踏步前进。到12月底,全省积肥已达到原订计划的76.9%。此外,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积肥运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当前的积肥运动已经使得许多地区在风俗习惯上发生了大变化。安徽许多地区长期以来人无厕所,猪羊无圈,肥料大量散失。但是,现在全省成立的九万多个积肥基建队,已为农业社和社员修厕所、猪羊圈共三百多万个;社员添置大小缸罐、尿桶、粪筐等积肥工具一百一十多万个。吉林省也出现了“散粪成堆,野粪还家”的新气象,许多农业社新修的厕所,据最近统计已占全省所有厕所的24%;猪圈已有七十万个,平均两头半猪就有一个猪圈,其中新修的占17%。湖南省推广醴陵县的“四勤八有”先进经验,坚持常年性的积肥运动,放野牛、跑猪的习惯正在逐步改变。山东省昌潍专区正在推行“三改”——改变养猪无圈;改变连茅圈,实行圈、厕分离;把施干粪改变为施湿粪。据诸城、高密、潍县统计,已改造和修建栏圈厕所六万多个;各地在施小麦追肥中,用湿粪的普遍增多。湖北省很多地区还开展了“猪有圈、牛有栏、人有厕所、粪有窖、鸡有笼”等“五有”运动。
领导同志亲自动手,基层干部积极带头是这次积肥运动的一大特点。陕西省高陵、洛川、南郑等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都亲自动手掏挖茅坑,提筐拾粪。河北龙关县大批县、乡干部,与农民一起背上了粪筐,积极地投入积肥。为了使干部经常坚持积肥工作,这个县的高栅子乡在九个农业社里还建立了县乡干部积肥站。
许多地区在积肥运动中认真贯彻了互利政策。甘肃平凉专区在展开积肥运动的同时,清理了五、六年的积肥账目,合理调整了积肥工分和肥料价格,积肥效率平均提高了三、四倍。黑龙江依兰县新丰农业社过去只靠集体积肥,到1957年年底全社所积的粪肥仅能上三百公顷地,占全社土地面积三分之一;最近确定了积肥的合理报酬以后,到处都可以看到积肥的人群,预计到春耕前全社九百多公顷地,全部都可以施上肥。(附图片)
湖北省孝感县长风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挖草积肥 贾惠摄(湖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