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江西河北购棉任务超额完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6
第2版()
专栏:

江西河北购棉任务超额完成
本报讯 截至12月25日止,江西农民出售给国家的皮棉,已达三十八万零五十八担,超额完成国家分配的三十万担统购任务,比1956年实际收购量增长10.16%。江西省去年棉花空前丰年,总产量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原订指标的22%。棉花色泽洁白,成熟度好,含杂含水量很低,一般都很干净。广大棉农都做到先国家、后自己、多卖少留,留次棉、卖好棉,积极地尽快地把棉花卖给国家。进贤县许多棉农,每人只留一斤棉,有的因有存棉,把全部棉花卖给国家。
棉花收购工作也比过去有很大改进。各棉产县分别召开了棉农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棉农对棉花收购工作的意见,各地并制定了划片定时定点的收购办法,成立民主评级机构,增设收购站,简化收购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速度,使棉农卖花方便。现在收购部门还在继续努力,争取把全部商品棉都收购上来。 (景春、传第)
本报讯 号称祖国棉仓的河北省,1957年棉花收购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到12月15日为止共收购皮棉五亿零六百三十二万斤,占国家购棉任务的101.3%。目前河北省正在加强棉花后期统购工作,争取为国家再多收皮棉二、三千万斤。
河北省棉花收购情况良好的原因,除了去年棉花丰收以外,主要是当地党政加强了棉花统购工作的具体领导。首先,密切结合了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广泛深入地贯彻了棉花统购政策。很多农业社做到了社社不存棉,队队卖干净;同时还认真贯彻了留棉政策。其次,认真贯彻了“快收、收足”的方针,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收购人员,改进了采购方法,及时指导和动员农业社采摘和交售棉花;同时还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了棉花“三找”(找落地棉、眼睫毛棉、僵瓣棉)工作,减少了棉花流失,做到了所有棉花全部还家。柏乡县耿家庄农业社通过棉花“三找”,由亏产社变成了增产社,全社一千四百九十二亩棉花,平均每亩增产八斤多;藁城县北席村用“三找”棉花卖的款,买了三匹蒙古马,还给社员分了八百多元;宁晋县和平村农业社也用卖“三找”棉花的钱,买了四架五轮水车,支持了水利建设。
目前,河北省正在深入开展棉花的复查工作:查“三找”是否彻底;查自留棉政策执行情况;查种籽留棉是否把加工后的皮棉全部出售了;查统购任务是否彻底完成。
(肖耀先、李怀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