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醴陵县的“四勤八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6
第2版()
专栏:

醴陵县的“四勤八有”
中共醴陵县委副书记 陈军
湖南省醴陵是个红壤地区,全县丘陵起伏,山冲田多,土质比较贫瘠,粘土、重粘土和重沙土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全县基本上是双季稻地区,双季稻已扩大到全县稻田总面积的92%,稻谷产量逐年提高。解放前的最高产量每亩平均只有五百斤左右,1957年已提高到每亩平均七百六十斤,比解放前增产了52%。其所以能提高产量,除其他条件外,施肥量的增加和肥料的合理使用,起了重要作用。1956年全县平均每亩施肥二百二十三担,1957年平均每亩施肥二百五十担。个别农业社施肥量更多,而产量也提高得更多,如新联社1955年每亩施肥二百二十担,每亩平均产量九百三十五斤半;1956年每亩施肥三百一十担,每亩产量一千零十三斤;1957年每亩施肥三百五十担,每亩产量一千零四十斤。
醴陵县农田用肥主要是农家肥料,这些肥料都由农民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积肥的办法很多,农民把这些办法归结为“四勤八有”。
什么是四勤?
一是勤扫。随时扫地灰、灶灰、扬尘灰,扫室内外的垃圾、谷壳、灰屑,扫山上的枯草落叶。扫来以后,分别的贮藏起来,或者倾入凼中沤制凼粪。
二是勤垫。主要是垫牛栏、猪圈、鸡鸭埘,这样就能大量的增加积肥数量。农民一年两季稻草绝大部分用来喂牛垫牛栏。冬天冷,全靠稻草垫,每天垫二十至三十斤;夏秋两季气候温和,可以割青草,每天垫七、八十斤至百多斤,还可以加细土与草一起垫。这样一头水牛每年可以积得三百多担牛栏粪,一头黄牛可积得一百八十担左右的牛栏粪,一头猪可积五十担至八十担粪,鸡鸭埘内用煤灰或碎干土垫,垫得好的,一、二十鸡鸭每年就可以积十几担鸡鸭粪灰。
三是勤出。出牛栏粪,出猪栏粪,出鸡塒粪。牛栏粪冷天每月出栏一、二次,热天每月出栏二、三次。猪粪可每天出一次。鸡鸭粪约一月出一次。括出来的牛粪,鸡鸭粪一般贮存灰屋内,猪粪则扫入粪池内。这样长年积累,可以增加肥料数量和提高肥效。
四是勤烧。烧石灰、烧火土灰。醴陵丘丘田可用石灰,一般每亩可施一百斤至一百五十斤,全年共约需用七、八十万斤。石灰多由农民自烧自用。火土灰是制安蔸灰的重要来源,也可以做旱地作物的肥料,需要量很大,每亩田插灰三至五次(早稻二、三次,晚稻一、二次)。因此农民都利用农闲在不妨碍水土保持的地区大量铲集草皮;在圹野山林中宅院旁收集杂草、落叶、垃圾等烧制火土灰,制好即挑灰屋里贮藏,以防肥效流失。
什么叫八有?
一是牛有栏。牛栏粪下田可使禾苗黄丝亮杆,谷粒饱满。全县普遍讲究积牛栏粪,不仅做到有牛必有栏,而且对牛栏的修建非常注意,除了装修搭盖保护耕牛舒适、健康外,一般还要把牛栏底挖一、二尺深,将底子捶紧,边缘砌实,以防肥分渗漏。牛除放牧与耕田之外,经常关在牛栏内踩粪草,踩湿了就垫,垫满了就出。取出的牛栏粪草多数放在灰屋里堆集,腐熟做安蔸灰,也有直接挑到田里沤凼粪。
二是猪有圈。醴陵有句俗话:“养猪赚趸钱,又有粪肥田。”农民因为注意养猪积肥,所以也讲究猪圈的修建。猪圈多用三合土、火砖砌底,不使肥份渗漏。栏的周围用石灰刷白,防止猪瘟。猪圈旁边一般用三合土修成粪池,猪圈底面稍为倾斜,猪粪可以流入粪池。视季节冷热,在栏内放不同数量的稻草,以供猪御寒和踩粪。这样,每头猪全年可产粪五十——八十担。
三是灰有屋。醴陵农谚:“作田不要问,全靠灰和粪。”全县农民不仅重视积粪,同时也非常重视积灰,所以都很注意灰屋的建筑安排。灰屋一般的与粪池在一起,便于制安蔸灰。
四是粪有池。粪池一般建筑在猪圈的旁边,用三合土筑成。每个池子可贮几十担到百多担粪尿。一般粪池都有盖,做到下不渗漏,上下淋洗。这样保存的粪尿肥效比较高。
五是人有厕所。醴陵农村中户户有厕所,人口少的户用粪缸,人口多的用三合土粪池,大小便都归到粪缸或粪池里。一般粪缸、池都有盖,避免了渗漏,减少了损失。
六是鸡鸭有埘。农民养鸡鸭都设有埘。白天放养,晚上关在埘里。埘里垫入灰或煤炭灰,以免潮湿。这样来保存鸡鸭的粪便,积少成多。
七是四季有粪凼。沤制凼粪是醴陵积肥的一种主要办法。沤制的办法,因地因时不同,多式多样。就地点说有家粪凼、水田凼、草田凼;就时间说,有冬凼、春凼、伏凼。凡是没有用而含有肥效的东西,都能随时随地收集起来沤制凼肥。
水田凼沤在冬水田里又叫“星子凼”。凼子多为圆形,每亩作三——五个,每个可出肥料三十担。沤凼的材料,主要是禾蔸、草皮、落叶、猪牛栏粪、家粪。在先年冬季沤的叫冬凼,春季沤的叫春凼,冬凼沤的时间长,沤得烂,质量比春凼好。
沤制水田凼要注意几点:第一凼埂要做得高,免得凼内肥分被田里的水冲失;第二,要翻得勤,翻得彻底,使凼肥腐熟得好;第三,草皮禾蔸要挑得满,不但肥料足也便出凼前排水;第四,凼肥要出得彻底,撒得均匀,以免禾苗生长得不整齐。
草田凼挖在草子田的田边上,一般是长方形,所以又叫“门架子凼”。一般的草子田都可沤,特别是估计绿肥草子生长不会好或是草子留种田就更需要沤草田凼,冬春季都可沤。沤的材料和方法大致和水田凼相同,但要注意翻得勤。
热水凼又叫“伏凼”,是沤制晚稻凼肥的一种水田凼。一般在芒种节前后做在田边或田角上,先把要做凼的地方的禾蔸连泥移到附近禾行子里,然后周围作埂,把青草、牛粪、猪粪等放入凼内沤制。沤伏凼时,青草多天气热,容易腐熟。一般结合间作晚稻踩第二道禾施放在晚稻行间。如用在连作晚稻,则在早稻收割后,均匀撒在田间,打入泥中。
家粪凼又叫“沟粪凼”,沤在屋门前后。一般的凼每凼每次可出粪十担。凡是草皮、落叶、菜叶、垃圾地灰和各种污水都是沤凼的材料,不分季节,不论多少,随时倾入凼内,每隔二十天翻动一次,每年可出粪四、五次,叫做“家粪”,是凼肥中较好的一种。家粪有直接施到稻田的,也有加到各种凼中作“娘子粪”的,它有促进其它凼粪迅速腐熟分解的效能。
八是田里有草子(绿肥)。要作好双季稻,必须种草子做肥料。现在全县不论冲田、垅田、沙土或粘土,大都种上草子。面积不断地扩大,全县有六十七万亩稻田,1952年秋只播种二十五万八千亩,1956年秋扩大到四十一万亩,1957年秋再扩大到四十五万亩,加上六万亩田油菜,共播种五十一万多亩,占总稻田面积76.3%。每亩平均产青草一千五百斤到二千五百斤,最高产量达到八、九千斤。由于绿肥草子种得广,产量较高,因而双季稻的产量也较高,一般每亩产量八、九百斤,高的达到一千六七百斤。这就说明绿肥草子对维持和增进稻田土壤肥力,起了主要作用,而且它还有肥效高、成本低两大好处。
在双季稻田种绿肥草子,我们还注意了两点:第一,种板田草子,即在晚稻收获前,在晚稻行子里播种。它的好处是可以解决草子播种季节与晚稻收获期间的矛盾,使草子能适时播种。第二,种选用成熟早的红花草子,因为红花草子可以在清明季节前后犁翻,可以解决春季早犁田早插秧的问题,既不影响草子产量,又不妨碍早稻插秧季节。种绿肥(草子)的经验在双季稻田里种绿肥草子,我们的经验是:
?适时播种。一般在秋分前后正当晚稻勾头散籽时播种。这时播种,田间排水不会影响晚稻生长,稻株也未倒伏便于下田播种。如果等到晚稻收割后才播种,就会延迟到霜降以后,新生幼苗容易遭受霜害。如果播种得太早了,晚稻田间管理工作还未完结,特别是田里不能排水,草子就生长不好。在播种前,把种子用清水拌湿,待种子泡发后再播,这样可使种子发芽迅速,生长整齐。但在干旱年岁或容易缺水的田里就要播干籽,以防炕坏种子。播种的方法看情况而定,原种草子的肥田,一般采用撒播、横直撒播各一次,使种子播得均匀;瘦田或新种草子田一般用点播,即先把草子种与灰粪、骨粉或土粪混合均匀,然后一蔸蔸点在晚稻蔸子旁边或禾行中间,生长较好。也可以把老种草子田里的泥土挑一些存在新种草子田里,增加草子根瘤菌。播种要选择晴天的下午或阴天为好,落雨天和有露水时不能播种,否则禾叶粘住种子,落不下泥。
?增加播种量。这是提高单位面积草子产量的有效措施。一般每亩用种二、三斤,在瘦田与新种田地中还要加多到四、五斤。
?开沟排水。醴陵有句农谚:“种好草子没有巧,只要排水做得好。”做好排水工作,是板田种好绿肥草子的主要关键。排水工作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播种前的排水,在泥脚深不爽水的田,在晚稻园脚前就注意把水排干,在田周围开沟,播种前再灌浅水,稍微润湿。容易排水的砂性田和岸田,就只要在播前几天排水,略硬一下泥皮就可播种。第二步排水是在晚稻收割以后,不论草子田是什么泥土都要再一次开好排水沟,用牛在田的周围犁一圈,并在田中间每隔一丈多远犁一条沟,经常开出水口,不让雨水停留田间,保持田泥干爽。
?施肥催苗。要让草子长得好必须施肥催苗。新种绿肥草子的田和草子长得差的田,一般结合晚稻踩二道田时每亩用一、二十担屋茅杆或猪牛栏粪,撒在晚稻行间踩入泥中,既可作草子的基肥,又供给晚稻所需的营养分;到冬天再施十来担牛栏粪,草木灰、火土灰,以松土护苗。在“雨水”到“惊蛰”间选择晴天每亩追施人、猪粪尿三、五担或硫酸氨四、五斤,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青草产量。
?适时犁翻。一般在清明前后开满了三、四盘花最下层刚结嫩荚时犁翻为恰当。农民说“过嫩一蒲水,过老一把渣。”因此必须抓住犁田季节,要在七天一定犁完。
此外在双季稻田种草子还要注意保苗工作。首先应注意晚稻收割后把稻草尽快挑出,避免稻草压死草子幼苗;在割禾时脚步宜轻快,以免过多的踩死草苗,其次防止鸡鸭牲畜践食草子幼苗,这都是确保草子增产的必要措施。
为了满足双季稻生长的肥料需要,除发动农民作好“四勤八有”的经常性的积肥保肥外,每年还开展了突击性的积肥运动(月或周或双周),由上而下的提出施肥积肥指标,发动全体农民积肥。冬春二季,结合治虫“三光”,利用落叶杂草禾蔸等,烧制大量火土灰,同时结合冬修水利,大量的挑塘泥,坝泥。夏季早稻收割前,利用路边、田边、平坡地铲下的杂草,草皮沤制夏凼,以作晚稻基肥,夏收后利用稻草换下茅屋的屋茅杆。合作化后,还大量利用陈砖土作肥料,一般在秋后做好新砖,趁农闲将陈砖换下,捶碎过筛妥善贮藏,插秧后与牛粪灰等拌用,作为安蔸灰原料,也可在踩田时作为追肥。同时还利用灶土、地皮泥、老菜土等作为肥料,以保证双季稻增产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