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五十九岁的老县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1-16
第4版()
专栏:

五十九岁的老县长
马如宝
在浙江省诸暨县,只要一提起县长何文隆来,人们就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许多关于他的动人事例。
熟悉每个地方 了解每个干部
在全县,他跑遍了绝大部分的乡。他能背得出每个村落和每条河流的名字,熟悉每个村子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他知道那个畈那一片地适合种那种庄稼,适合采用那种耕作方法。那个地方要抗旱,需要挖几个塘,筑几个水库;那个地方要防涝,要掘几条河,开几条沟。至于群众,他就更熟悉了。他能够记得数不清的社员和干部的姓名,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甚至说得出他们的性格和特长。
是1956年12月的时候,何文隆到自己的家乡——何家山头去工作。路上就被老乡们拖住了。他们向他“诉苦”说:社里现在只是青年干部做市面,老头子被丢在一边。可是,当他一到社里,社干部们却说:老头子落后,光会挑剔干部工作中有毛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何文隆就叫社干部去请几位他们认为最落后的老农民来开个座谈会,听听他们的意见。那天晚上,本来只打算请十来个人,可是消息传开后,竟来了近百来个老农民,提出了很多意见。有的怪合作社不爱惜农具;有的对社里决算迟迟不公布提出了责问;也有的批评社干部做事专断,不听老年人的经验等等。何文隆听了这些意见后,笑着对干部说:“你们看,老头们的意见都带着几分理呢?”他当场把这些意见逐条地分析了一下,正确的,可以改进的,让干部们马上改正;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耐心作了解释。有的意见,他说:这是县里的不是,他应该向大家做检讨。这一来,老头们满意了,干部们也都自觉地检查了工作中的缺点。
以后,何文隆又经过这个乡。老头们说:“干部好商量得多了。”干部们也说:“老头们更积极了”。
遇难打冲锋 吃苦在前头
水利是诸暨县群众的“命根子”。多少年来,诸暨县人民吃尽了旱、涝灾害的苦头。从公元1034年起到1954年,九百二十年中共发生过特大洪水九十一次,至于一般洪水年年都有。何文隆是当地人,这些悲惨的生活他都亲身经历过。因此,他对全县的水利工作非常重视。凡是较大的水利工程,从勘察到完工,没有一处不是他亲自参加或指挥的。
1954年春,江西湖渠道截湾工程开工。当时正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河水结的冰冻足足有几寸厚,民工们都冻得紧缩着身子不敢出工。如果不把民工们的劲头鼓起来,工程的完工期限就要推迟,影响春耕。何文隆在向干部们讲清了这些道理后,就和他的弟弟、水利局长何文广带头跳入刺骨的河水里破冰掘土,群众看到县长亲自下水,也都精神百倍地跳下水去。在修建东白渠道时,民工生活十分艰难,一天只能喝几碗薄粥汤,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气馁了。何文隆亲自到民工宿舍去访问,鼓励他们,并和民工们一起挑土,有时到深夜二、三点钟,他还在工地上来回检查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所有参加渠道工程工作的干部没有一个不参加挑土的。大家的劲头迅速鼓起来了。
是学生 也是老师
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这是何文隆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他在进行任何工作时,凡是自己认为不熟悉或没有把握的问题,总是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请教。他每次下乡回来,笔记本里常常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情况、数字、群众的俗语。口袋里常常塞满了许多种发病的作物和标本。现在这个农民出身、连小学也没有毕业的县长,不仅能够和当地的老农民谈得十分投机,而且能够和农业水利技术人员商讨各种水利技术问题了。
1955年冬的一天,何文隆到朱公湖一带工地上去检查工作。当时在这里正准备修建一条长达四千公尺的渠道,还准备挖、填七万多土方修建一座水闸,要花七万多元钱,何文隆计算了一下,按照这个计划,不但要动员很多民工,而且这许多钱哪里来呀?难道非要造这个闸不行吗?于是他沿着线路走,越走越觉得这么一条渠道,修建这样大工程的水闸是不合算的。于是他决定邀请几个农民和设计人员一起去实地勘察那里的地质情况。
他们沿着直埠车站往东走去,何文隆一边走,一边仔细地注意着周围的地形。当他们走到葬马岭的时候,何文隆忽然好像发现了一个什么新的问题,他问了问旁边的人,知道这座山岭的背面就是浦阳江。他们翻开设计图一看,原来就是要沿着这座山岭边缘往北一千多公尺的地方造一个大闸,把水引到浦阳江去。何文隆想:如果线路就穿着这座山岭过去,那末不就根本用不着造大闸了吗?并且渠道的线路也可缩短很多。可是有人提出打山洞有危险,技术性很强,很容易出事故。何文隆想:事在人为,做任何工作总会是有困难的,问题就在于劲头。技术问题在群众中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于是,他又去请了有经验的开山石匠一起来讨论,并邀请了从朝鲜回来对打山洞有经验的志愿军战士一起来帮助打洞工作。
不久,在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开洞工程终于动工了。在施工过程中,何文隆差不多整天蹲在工地上,帮助民工们解决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整整地忙了几个月,工程才顺利完工。按照这条线路修建,比原来设计的工程线路节省了三万多元资金,少用了五万方土方,还少损失了三百亩稻田。
何文隆同志是1929年参加革命的,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务。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和敌人进行了坚强的斗争。1930年被敌人逮捕后,在敌人严刑威迫下坚强不屈,过了将近七年的监狱生活。但是诸暨县人民特别尊重和信任他,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早年的革命经历,而是他二十八年来一直保持着的顽强的革命精神,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还患有慢性盲肠炎。县委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曾要他去休养,他不肯;他一个人下乡,县委也不放心,要给他配一个通讯员,他也不要。他要的只是多给他一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